学校实行绩效工资的本意,一是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收入,二是为了让业绩出色的老师得到更高薪酬,进而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绩效工资的本意被扭曲了。据报道,广州一些学校实行绩效工资以来,老师的工资普遍有所下降,而领导的工资却明显上升,绩效工资演变成为“割老师的肉、涨领导的袋”的可悲游戏。
这样的结果,其实也在意料之中。要实行绩效工资,自然要有一个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但问题是,教师的绩效评估,尽在领导掌握之中。领导的绩效评估,基本就没有广大教师什么事,差不多就是领导自说自话,最多就是上级部门和上级领导参与其中。因此只要和上级部门搞好关系,学校领导就敢于把自己的绩效名列前茅。即使不公平,广大教师也只能无可奈何。可见,绩效工资的问题,就是目前的教育体制造成的。
目前我国的公立学校,差不多就是政府的一级机构,学校领导只须对上级负责,不用对教师负责,不用向社会负责,也不用像国外的学校那样对学校董事会负责。因此学校领导的权力最大,责任最轻。领导的权力大,教师的权力肯定就小。广大教师对于学校事务缺乏应有的参与权,更不用说话事权。包括绩效工资在内的诸多学校事务,学校领导完全可以在不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在不尊重广大教职工权益的情况下,决策并实行。即使这些做法损害了教师利益,阻碍了学校发展,但只要搞定上面,领导的绩效及其升迁,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我相信,假如学校领导的办学成绩,由社会说了算,由广大教师说了算,那么学校领导对自己、对教师,在绩效评估中,自然会有一个客观的、合理的评价。
本文发表于2010年2月2日《南方都市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