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答城市包容性不能如此草率

(2008-11-23 19:36:48)
标签:

杂谈

分类: 2008发发发

  说到地方情结和与此密切相关的排外情绪,我想任何地方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笔者作为一个几十年来流徙于不同城市的资深异乡人,亲身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性似乎更强一些,也更开放一些,这一点亦为民间的口碑所印证。但这么说,并不必然表明广州在这方面与其他城市有本质的差别。即使有的话,也应该通过缜密的研究来加以证明。

  但有意思的是,有位学者一句话就道出了不同城市的区别。据《信息时报》昨日报道,日前在中山大学的一个学术讲座上,有人向该校李宗桂教授提出了一个很轻率的问题:“为什么广州文化那么包容?上海文化那么排外?”李教授居然对这一问题毫无质疑,欣然作答。对于一个不怎么靠谱的命题一本正经地回答,答案也自然不会太靠谱。李教授的答案是:“这与历史有关,从历史上看岭南自古是流放之地,很早就和北方人士接触,因此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

  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但经不起推敲。中国历史上作为流放之地的地方有很多,东南西北都有,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是与中心地区在地理上、文化上都有比较大的距离。但这些流放之地是否后来都形成了相对较为开放的文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李宗桂教授的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将其作为主要的原因而提出,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笔者本人一点也不比李宗桂教授高明,对于“为什么广州文化那么包容?上海文化那么排外?”诸如此类的问题没有能力给出结论,对于回答“广州文化为什么具有开放性”这样的问题颇觉棘手。但作为接受过一定学术训练的研究人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我应当先去进行研究。首先当然是确定这些问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假定有研究价值的话,就要进行资料的搜集、定性定量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想,结论肯定远远不止“岭南自古是流放之地”这样简单。

  我的意思并不是要求李宗桂教授对每一个听众提出的问题都要进行研究,而是说作为一个学者,在一个郑重的、公开的学术讲坛上,对每一个问题都应该谨慎,任何一个结论都应该有自己的或别人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据。如果对有关问题自己没有研究,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又不太了解,不妨如实向听众讲明。坦坦荡荡,这样的作风和学风反而更容易博得听众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仅凭一时的机智,硬要得出一个答案,则很有可能误导大众。

本文发表于2008年11月12日《信息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