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市民继续守望家园
(2008-09-05 22:11: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2008发发发 |
我生长在西北的一个小县城,由于我父母都是外地人,所以租住在县城中心地带的一个巷子里。我的街坊都是这里的老住户,他们也说不清到底哪一代祖先迁来此地,有家人还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一张发黄的地契,我隐约记得是前清道光年间的。
大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们那里也开始旧城改造。改造的结果使我那些世世代代居住此地的老街坊被迫搬到政府指定的城乡结合部,成了“边缘人”。而他们原先居住的地方划给了某机关,盖了家属楼(那个时候我们那里商品房还不多见)。
后来我来到广州,发现这边的情形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我们那里毕竟是小县城,就算搬到郊区,踩个单车十几分钟也就到了县城中心。而在广州的旧城改造中,那些曾经的“西关小姐”、“东山少爷”无法回迁或无力回迁的大有人在,他们被彻底地迁到了这个城市的边缘,他们曾经的家园,在面貌一新后,却住上了别人。偌大的广州,就是回去看一下故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他们为城市面貌的改变做出了贡献,代价却是永远地离开了家园。
我不否认旧城改造是大局,但旧城改造也不应该成为权贵将穷人赶离家园取而代之的游戏。遗憾的是,这是个现实中随处可见的游戏,而游戏的结果与政府制订的某些规则有关。是到了尊重原住居民的权益,尊重国人眷恋家园的传统的时候了。能不能在旧城改造之后,让老广州人在老广州还有一席之地呢?能不能让所有房屋被拆迁的中国人,最大限度地依他们自己的心愿安置新家呢?
日前,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谢晓丹的一番话让人看到了希望。据《信息时报》昨日报道,谢晓丹局长在接访时表示,今后广州市将考虑在市区安排用地建设新社区,就近安置被拆迁户等的居住。市区将少建商品住宅,多建保障型住房。
我热烈地盼望谢局长的话能变成现实的政策甚至是法规,在旧城改造让广州的面貌变得更美好的同时,也让老广州人能够继续在老广州守望他们的家园,过着他们平凡而又宁静美好的生活。
本文发表于2008年7月30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