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蔡袖儿
蔡蔡袖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835
  • 关注人气:9,8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俊阁——又见圆明园(下) (蔡岫)

(2006-02-25 00:06:58)
标签:

圆明园

模型

蔡岫

人物

分类: 晚报“名家版”(已结束)

采料路上的险情

 

  西洋楼的微缩景观,主要采用的是巴林石和青田石。这些石头,花掉了李俊阁的大部分积蓄,不仅如此,为采巴林石,还有一段惊险的旅途值得一表。

 

  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闻名遐迩的巴林石矿就在这里。2003年,68岁的李俊阁从楼下小卖部找了个会开车的人当司机,一起奔向巴林右旗。到了内蒙古,去往石矿的道路更为崎岖。司机很年轻,开车总是特别猛,李俊阁在旁边一个劲儿地说减速减速,司机还开到了1 40迈。终于,车子底盘蹭上了一块大石头,下来一看,机油箱底儿被撞漏了。李俊阁心想完了,这荒山野岭可没人应,车里有水可没有吃的,我老头被撂这儿了没关系,司机还是小伙子,怎么跟人家老婆孩子交代呢。这时他们突然发现不远的山坡上,有两个打羊草的农民,于是赶紧求救。农民们把他们的捷达车用铁丝拴在拖拉机后,一路拉到赤峰的大阪。到大阪一看李俊阁心又凉了,这小地方有修拖拉机修摩托车的,可没有修轿车的。大阪人善良而热情,找了些东西勉强把机油箱底儿封上,又建议他们多买两桶机油,走一段路就下来加点机油,这样终于到了赤峰,才把车修好,继续完成采石的使命。最后,这辆受伤的捷达带着300斤巴林石和李俊阁的故事回到北京。

 

  采青田石,李俊阁虽然没有再费这样的周折。但由于青田石已经开采过多,没有质量太好的了,所以托人从浙江先后买了6吨,花费两万多元,才从中挑到一些合适的材料。

 

  而这些,他的儿子女儿也都是后来才知道,这个倔老头根本不用别人帮忙。

 

从废墟到宫殿

 

  在文物局里做的西洋楼微缩是塑料的,而他自己做的西洋楼却是百分之百选用的石料。石料的雕刻,是极其艰难的。

 

  李俊阁的西洋楼是上千个小件组装起来的,每个小件都要严格按照比例缩小,否则在连接上就会出现问题。从把一块大料破开,到雕刻每一个造型,抛光,有的还需要返工,甚至重新做……一件往往就要耗时几个月。李俊阁从未觉得烦躁过,他总是满怀着兴趣和信心继续做下去。我们常说雕刻家需要有眼力、指力和毅力,李俊阁的毅力就是来自于他的兴趣吧。  李俊阁做事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己钻营,他做这个微缩中用到的所有工具都是自己做的,他拉开阳台上的抽屉得有百十来件,各种刻刀、铲子都排着队。另外,原始的西洋楼景观里有很多的喷泉,它们在李俊阁的微缩里重新绽放起来。这个微缩不但经过了防水处理,而且让喷泉的喷头不生锈、用水不产生水碱、草坪能够保鲜等问题,都是李俊阁自己琢磨和解决的。尤其西洋楼前的大水法(即喷泉)格外漂亮。

 

  李俊阁的作品,尤其令人赞赏的是将西洋楼的顶盖掀开,里边也做了认真的雕刻,门柱清晰可见,这是仅从西洋楼的外观上看不出来的。

 

  西洋楼微缩景观,融会了多种才艺。老头自己也透着得意地说,我的这个作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模仿的。

 

  采访手记

  当过军人的李俊阁表达自己很直率,他说自己从小就没有过什么远大的理想,他就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非在麻将桌上为二四八毛吵架。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再做一个1比5的圆明园建筑群微缩,能把圆明园的风采更大程度地展现出来,包括海晏堂的十狗逐鹿和生肖喷水等经典奇观。

 

  他也很特立独行,从不管别人怎么想。圆明园长春园里还有一处景观———养雀笼,尽管很多专家称养雀笼是“离经叛道的建筑”,李俊阁却根本不听这种观点,还称他们是“僵化的古典主义”。在他工作室的一隅,已经展示了这个微缩,还原了养雀笼的面貌,这也是他颇为喜爱的一件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