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戒律波罗提木叉明师净戒 |
分类: 07严持戒律 |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佛祖对各位比丘说:你们这些比丘,在我灭度之后,应当尊重珍视尊敬波罗提木叉啊。
波罗提木叉的意思就是戒律,直译为别别解脱,处处解脱。
你尊重戒律,就好像黑暗中遇到光明,穷人捡到稀世珍宝啊,大家要知道,戒律就是你们的大师啊,就好像是佛祖住世一样啊。
佛祖去后,以戒为师。
有些人喜欢到处跑道场,参访名师,很多时候是浪费钱财,浪费时间,甚至走弯路。
这里佛祖给你指了一个真正的明师,跟佛祖一样的明师:戒律。
蕅益大师说:
不能持戒。则同堂犹隔万里。
苟能持戒。则百世何异同时。
不要以为佛祖离我们很遥远,你如果严持戒律,那么佛祖就时刻在你身边。
你有了戒律这位大师,认真学习之后,做到严持戒律之后,你再出去参访,那就好像有了坚固的铠甲,百毒不侵了。那些邪师,也不容易忽悠你了。
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
持净戒的人,不应该做以下这些事情:
1
2
3
贩、贸易可能就是买进卖出做买卖的意思。这些都容易容易生出贪心,追逐利润。
4
5
6
7
8
9
10
11
这11种事情,修行菩萨应当尽早远离,不应亲近。
说到这里,我们再次强调一下:戒是戒自己的,不要去戒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你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渐去做,但是,不要去苛求其他人,更不能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你见到的出家人。
这11件事,凡夫很难做到,普通人很难用这个标准去要求他,有志于持净戒的,可以逐渐去做到,这个就是对戒体的一种保护,这个叫做不同凡夫增过护。意思是保护你不会像凡夫一样犯错增加过失。
有人说,戒律有开遮持犯,我可以经常开一开呢。蕅益大师说:或有为众许开者。具如律说。大须精审也。
意思是说,有些情况是可以开的,具体的在戒律里面有说,但是应当非常非常谨慎才行。不能随随便便,大大咧咧的。
有人说,不能购置田产,那我如果要买地来建庙,这也不行吗?
你买地建庙,那是可以的,你买地来建豪宅别墅,用于享乐,那就不好了。
有人说,不能蓄养人民,那我办一个养老院,或者办一个孤儿院,难道也不行吗?
如果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你手续齐全,办养老院,办孤儿院,这个属于社会福利,不是为了图名图例,那是可以的。
如果你违反国家的法规,那就是给政府添麻烦,不太可取。
在目前来说,虽然政府或多或少有一些弊端,但是政府依然是最大的社会福利承担者,换句话说,政府的很多行为就相当于大菩萨一样。我们佛弟子不应当给政府添麻烦。
经文出自:乾隆大藏经
又名:佛遗教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