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庆西藏自驾行(三)——高原之旅,一波三折。

标签:
自驾西藏杂谈 |
分类: 行旅时光 |
一、走进羌塘
为更好的适应海拔,一改以往疯跑狂奔的习性,从3300的昌都到3800的边坝,再到4100的比如,拉长行程,缓行慢上。
比如醒来的早晨,能感受气温的薄凉,洗漱时,鼻腔里有血丝沁出,也算藏区标配吧,站在出门第七天的门槛,期待这次用时最多的进藏记录能带给我们如愿的阿里。
出城沿省道303西行约130公里,转国道317(川藏北线),道路宛转伸延,拿手机随意的拍着,局限的镜头里有山的矜持、云的妩媚,连同长天的淡定,以及远处许多模模糊糊、虚虚实实的美。
中午时分抵达那曲,阔别两年,城市已经变了模样,路宽且直,楼宇叠起,找了一家路边小店,只要了饺子,味道很好,异乡小店中凭窗而望,来来往往、数次相遇的那曲一如既往的从容谦祥,每次进入的高反呕吐、返程的心满意足都成了一种情节,伴着高原余韵,或在眼里,或在心中......
计划从班戈、尼玛转阿里中线去文布南村(当惹雍错)、扎日南木错。那曲是个重要节点。
出城沿109国道向北约40公里,转317一路向西,一不小心就跌入大美的羌塘草原,山峦起伏,曲线柔美,这里的美是广阔,是深邃,更是一望无际,4000多海拔,那扎草甸如丝绒般铺满山坡,目光可以看到很远,天际的云朵簇拥,仿佛盛开的花,在山体上绘出斑驳光影,仰望长长远远的路,感受长空下,时空心意无尽延伸,行旅如此的给予,真不知该如何说给你听。
深入高原腹地,寻一处草地坐下来,看清澈的蓝天,游动的浮云,以及散落如珍珠般的牛羊,时光里我们都是赶路人,而岁月也不吝啬他的明亮丰盈。
走近蓬错,心也在一瞬间安静下来,这是一处极致纯粹的地方,水波粼粼,清澈纯净,即使看过再多的景,它的美还是一秒印在心里。
早早到了班戈,入住、寻吃,一切顺利,主驾在某音里得瑟:高反再重,也阻挡不了进入羌塘的决心。然而,豪言不是高反的菜,睡至半夜,标配的高反如约而至,怵寒、头疼,晚饭的美味羊排全部吐光,所有的决心意志瞬间溃败,熬至凌晨,狼狈回撤。
二、回撤拉萨
10月1日,决定回撤拉萨,虽沮丧却不拖沓,路过纳木错时倾洒的阳光已经明媚了心情,风景这么好,生命还很长,路的确是曲折一点,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午抵达拉萨,难得轻松,放下行李先去了老光明岗琼甜茶店,这里算是拉萨知名度最高、最地道、市井气息最浓厚的茶馆,位于大昭寺八廓街外面一点的丹杰林路上,很好找。店内其实很老旧,自己找座位,拿个杯子,点一盘炸土豆,等着服务员来倒甜茶,一块钱一杯,很家常,品尝着甜茶在舌尖上打转的滋味,不慌不忙地喝完再续上,无论如何,这样的千里之外、闲暇细品,也是奢侈时光。
茶馆出来沿八廓街转了半圈,大昭寺广场已经设了围栏,信布去了布达拉广场,因为今天是国庆加中秋,双节打卡的人很多。
大众点评定了约客海鲜自助,已经留了提前量,还是排队拼桌才吃上,好在吃得满意。
住得不远,晚餐后散散步,风很温和,牵手慢慢踱着,这样的夜色,这样的街道,这样的慢走轻晃,或许这才是最美的中秋月圆。
三、羊卓雍错、普姆雍措、卡若拉冰川、满拉水库、江孜宗堡。
拉萨醒来时有点恍惚,计划完全偏离,下一步去哪儿成了头疼之事,继续北上,高反的余悸,有点怂,318返程,心又不甘,最后决定南下,看看羊湖、普姆雍错,随心所欲、跑哪是哪。
班戈高反的惨状,给今天行程多少添了忌惮,认真接好氧气备用,出门向西,柳梧立交后一路南行,拉萨城渐行渐远,这么多年、这么多次、来来往往,每次离开,都会觉得自己是如此深爱这座城市。
靠近曲水,有一段路与拉萨河并行,青黄相间的树木渲染着河谷,秋光落在水里,水里藏着季节,脉脉空山,款款行旅,心下有说不出的安然。
拉萨距羊卓雍错110公里,走走停停用了四个小时。
羊湖的美已是众口皆碑,2009年曾被惊艳过,今日重逢,主驾迷醉地说:11年后再见,美过我的记忆!
道路沿羊湖蜿蜒,驱车向南,云朵挨着翡翠色的湖面,斜斜地徘徊,像一首短诗或一阕小令,又仿佛是波光粼粼中的呢喃,很轻,心能听见。
海拔5000米的普姆雍措位于羊湖南约120公里处(普姆在藏语中是“少女”的意思,所以又名“少女湖”),省道307前行约65公里需左转往洛扎县方向,这里靠近边境,要检查边防证。
浪卡子县向南后,村镇渐少,打隆镇是少中之一,庄稼已经收割打捆,田野里还有零星几块青绿,或许是青稞,或许不是,旅人的眼里,更像高原给予勤劳子民的深厚希翼。
普姆雍措的游人极少,厚厚的云层遮住水面,好在缝隙处仍有阳光洒落,支上椅凳,湖边小坐一会,对岸的雪山、盈盈的湖水、云隙里的蓝天......无不言述:这是一个处处关情的世界!
普姆雍措往日喀则方向有不少打卡地,比如满拉水库,说来好笑,明明是个灌溉、发电为主、兼具防洪功效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却偏偏成了旅游网红地。
西藏有很多冰川,距公路最近的就得算卡若拉冰川,只有三百多米。《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等影片的外景拍摄,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声渐渐远扬。
说起江孜,得从1904年4月、英军攻打江孜那会开始,西藏军民用土制枪炮顽强抵抗两个多月,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从此江孜就被称作“英雄城”,电影《红河谷》也是根据这一史实拍摄。
绕道城北去看看江孜宗堡,其实最应该看看的是江孜医院,2009年准备的珠峰之行在这里高反翻车,想起当时值班娇小清秀的普片医生,现在仍记忆犹新。
“我的家乡在日尔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因为韩红的这首“家乡”知道日喀则,3800米的海拔让这座城市甚为宜居。
早早进了城,主驾心心念念的想吃顿鱼,办好住宿就寻鱼而去,也没走远,宾馆对面就有一家,我们不急,老板现去市场买了活鱼回来,精烹细饪。一天奔跑,安逸于一间小店,悠然等待一餐鱼的味道,是件幸福的事情,关于旅行,关于生活,如此而已。
四、希夏邦马、佩姑错、吉隆沟、走进阿里!
假期不多,说跑哪是哪,心里还是有点想法,如果能适应海拔,反向穿越阿里也算完成计划,不行就219走新疆,去跑一趟独库公路,反正剩下几天,赶路都是必须的。
早上日喀则出来,长长的318国道在褐色山岭间延伸,因为缺少绿意,倍显苍凉。
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的宣传牌放在白坝镇前20公里处。如果从拉萨去珠峰大本营,距珠峰110公里处的白坝就是购买门票以及最后的补给点。
白坝60公里后的岗嘎镇也是一个观赏点,这里是看珠峰、卓奥友峰、洛子峰、玛卡鲁峰的不错位置。
由于318改道的原因,稀里糊涂错过了已经移位的5000公里标志牌,亡羊补牢,5200公里处秀一下。
午后的阳光很肆意,路上几乎没有行人,面前一色空山,山落几缕白云,希夏邦马峰的背景里完全没有纷扰,人生的各种声色已在这一刻慢慢沉静。
传说,希夏邦马峰与佩姑错是一对神仙眷侣,雪峰守望下的湖水,有动人的深情,亦有惊人的美。
佩姑错后,反向穿越的小心思蠢蠢欲动,但又不敢直接向西住到海拔4500的萨嘎,掉头向南,先下到2750的隆沟休整一下。
不到90公里的路程,翻过5236的孔塘拉姆垭口后,海拔下的很快。
行色匆匆的十天行旅,人车风尘,主驾嘀嘀咕咕想找个地方洗车,人品也是爆了,居给他撞见一天然洗车场,还免费的,千里走单骑的侠客秒变洗车小哥,冲、刷、洗、擦,流程规范、动作精准,爱车洗净,心情也焕然一新。
300余米落差的开热瀑布就在吉隆公路旁边,远远的就能听见轰鸣声,瀑布自岩壁倾泻,溅起高高的水雾,名句写不出,吟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咱也是读过书的。
事实上,吉隆沟并不是这次自驾的计划,下道过来,主要是想在低海拔处调整一下状态,跟高寒的青藏高原完全不同,印度洋暖湿气流滋润下的吉隆沟,绿树成荫,繁花似锦,2740的海拔,晚餐时已经有人得瑟的喝上了白酒。
一夜无梦,也不能安睡天明,当镇子还黑漆漆时,早早起床上山,去看乃村的朝霞。盘山路也崎岖也安定,转过山侧,一轮圆月突兀的悬在车头,惹得副驾一声尖叫,虚幻的月光淹没了层峦、淹没了夜色,明亮得叫人不能置信。
乃村是一处藏起来的世外桃源,很难想象,在远离尘世的地球一角,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地方,这儿有无人打扰的宁静与悠闲,主驾言辞固执地说:这里才是《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的香格里拉!
乃村出来180公里到达国道219,左转往西去新疆,轻车熟路;右转往东去措勤,继续挑战阿里的高海拔,在精神状态尚好时,虚荣心总能战胜一切。
国道219转216时,悄悄看了眼海拔,4510米,此后的行程,这里已是最低点.
很多的美总是藏在偶然间,让人一见倾心,国道216行驶20分钟,打加芒错和打加错就接踵而至,深山,淡影,邃蓝色的湖水,浮着浅滩上的苔藓......唯美动人!
高原的湖水有你能认知的最深的蓝。当大幅的土黄山体与墨玉色的湖水交汇,最单调的两个颜色,染成最凝重的时空。
14:05,桑姆拉垭口,海拔5566,这样的高度,得瑟一下不会挨打。
阿里有“一错再错”的大美。遇上嘎荣错和帕如错时,依旧是惊艳的感觉,这样的山容水态牵着心魂,如酒曲入瓮,让短短的行旅甘烈芳醇。
因为没有计划,自然就不能提前预定住宿,决定来措勤的时候,携程、去哪儿、飞猪,各种APP就轮番上阵,如此高寒的地方,国庆期间也是一房难求,想到4800米的海拔要自己扎营,心下还是发毛,硬着头皮挨家打探,还好,措勤行者无疆旅游酒店(名头较大,实际很小)找到一个仅有一张1.2米床的超级迷你小单间,还是别人预定刚退的,尽管400大元的价格有点奢华,总归聊胜于无。
措勤,藏语意为"大湖","大海"。因距县驻地东部10多公里处的"扎日南木错"大咸水湖而得名。
一路风尘地走过来,也不感觉陌生,仿佛多年收藏的记忆已在高原上生根,千山万水之后才有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