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2-06-30 09:19)

这些年,陆陆续续环骑了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高邮湖,总觉得临水打圈是谓圆满,绕骑洞庭、悟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算是致意一下知天命的年纪吧。

 

 

第一天(6月24日):高铁至,岳阳—南县(98KM),骑行5.5小时

昨天入梅,是夜就浇了场大雨,蹚水绕道去了高铁站,查下岳阳天气预报,雨骑应该是今日的主题。

 

 

麻烦老朋友我是认真的,高铁接站、安排美食,岳阳的行程从野生鳜鱼的壮行饭开始。

 

 

标签:

杂谈

 

一、阿里中线的“一错再错”(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当穹错、达则错、恰归错,错鄂错......)

阿里北线,那曲——狮泉河段,原省道S301,人少景美,砂石加重度搓板,一直是众多驴友最为向往的经典穿越路线,也是伪越野爱好者曾经的念想。2017年11月,全线铺装油路并升级为国道G317的延长线,少了通行难度,念想就移情到了有着近200公里无人区的阿里中线。

措勤到文部南村,阿里中线的亮点,常规路线省道206转301约300公里,众多开着四驱车、扛着越野旗的大神却选择弃易从难、近道穿越,看着前辈把车辙都画出放射线了,不穿越,颜面无存!

 

标签:

自驾

西藏

杂谈

分类: 行旅时光

 

一、走进羌塘

为更好的适应海拔,一改以往疯跑狂奔的习性,从3300的昌都到3800的边坝,再到4100的比如,拉长行程,缓行慢上。

比如醒来的早晨,能感受气温的薄凉,洗漱时,鼻腔里有血丝沁出,也算藏区标配吧,站在出门第七天的门槛,期待这次用时最多的进藏记录能带给我们如愿的阿里。

出城沿省道303西行约130公里,转国道317(川藏北线),道路宛转伸延,拿手机随意的拍着,局限的镜头里有山的矜持、云的妩媚,连同长天的淡定,以及远处许多模模糊糊、虚虚实实的美。

标签:

杂谈

考虑纵穿阿里需长时间停留高海拔区域,那曲之前的川北线特意缓跑慢上、拉长行程,但海拔3500的昌都还是让进藏必反的副驾晕晕呼呼。

讨便宜是治晕乎神药,早餐三块一根的油条,老板送了一根,立马神清气爽,而且这样的清爽一直持续到200公里之后的孜珠寺。

孜珠寺位于昌都地区丁青县,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名气这么大,我要来看看。

昌都出发,川北线一路坦途跑了180多公里,最后赠送12公里盘山路,1000米高度攀升,山道弯转,一层一风景,一层一心情。

标签:

丙察察

穿越

旅游

杂谈

平日循规蹈矩的典范良民,假期一来,常会冒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不着调念头。眼瞅着国庆将近,放恣的小心脏就有点不受掌控,一则“轿车穿越丙察察”的抖音彻底狂燥了心态。多年自诩藏区游者,独独没有走过这条被称为第八条进藏公路的“丙察察”线(丙中洛——察瓦龙——察隅),以后会朋聚友时,还怎么吹嘘谈乐呢,不行,要去要去要去……

稍息立正认真想:6600公里行程、近2000的滇藏山路,这几天假期,嗯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过鲁迅先生说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还会有的……

临行仓促,跑到门口小超市胡乱抱了堆吃食,和主驾再确认一次眼神,于是乎,两个混迹城市的大爷大妈打包疾驰,毅然掀开丙察察之旅的精装扉页……

分类: 行旅时光

翻过略显沉重的2017,多少有些欣喜。嗅着2018第一丝春色,想着一次旅行,生活的画卷宜用诗和远方揭开。

 

标签:

自驾

春色

钟祥油菜花

三峡

秭归

分类: 行旅时光

 经常煞有介事的挖掘点旅行意义,贴在出行的日子上,仿佛擎了面旗,一副迂腐八股的作派,还堂哉皇哉的昭告天下,自觉好笑,浅薄得不轻,仔细想想,能迈开脚步、随心所动,岂不就是意义。

9700公里行程,十几日藏区游荡,心从哪过,花在哪开,一路上浅浅的满足着。

回来已近月余,心若莲花的行走依然在耳畔芬芳,山高水长处有无言的喜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过的事,自顾纷沓着叠加,在记忆里汇成春色,如盈水般轻漾在渐渐炙热的窗外,温暖着日趋平淡的情怀。

 

(2013-02-21 16:56)
标签:

生活

期待

静心

培植

杂谈

分类: 心情小文

    家里闲置一只花盆,看着体型不小,婆婆就种上菊花脑,油油绿绿地长着,泼皮了一夏,隔三岔五地摘些来,素炒、煮汤很是爽口,及至秋后才鲜有问津,不想遗存的一株竟开出蓬勃勃的黄花,萧瑟苦寒的冬日因这秋菊傲霜的画面平添温暖。 

    
(2012-12-19 17:19)
标签:

亲情

育儿

青春期逆反

尊重沟通

分类: 生活絮语

无法走出的世界

 

因为体重偏轻,女儿出生即被放进保温箱,2300克,弱弱小小,一双晶盈的眸子盛满纯真。

 

http://s4/mw690/53d4ed0fnd12d93595a83&690

大约二、三岁的时候,每天傍晚会在楼道口等我下班,有走在前面的同事逗她:“你妈妈今天不回来了!”“妈妈说过会回来的!”嗲嗲声音里满是信任,那个时候,母亲是她的世界。

 

(2012-11-04 15:22)
标签:

育儿

心情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结婚十几年,一直是婆婆照顾着,加之后来又有上班忙的借口,烧茶煮饭的事就极少沾边。下半年手上事务调整,工作轻松点,对女儿的关注也稍稍多了些。

    前几日婆婆说:“退休十几年的老姐妹这周六要聚会。”

    “好啊,全国人民都在过双休,您这天天围着客厅厨房转,该调节调节。”乘机说点好听话,让老人高兴高兴。

    周五晚上,婆婆还是不太放心,熬了鸡汤、闷了米饭,炒好下饭菜,只吩咐:“明天微波炉热热就好。”闺女知道奶奶不在家也表示:随便将就、饱腹即可。祖孙俩的行径让我有点汗颜。

    认认真真研究一通豆果美食,周六花一上午时间做了两个菜,居然博得女儿感动.下午考完数学自习课间,女儿就想着撰文记之,不仅是为一顿饭,还为一颗母亲的心。她说,写的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