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诺在华首款轿车,风朗还是塔利斯曼?

(2018-05-28 20:45:56)
标签:

雷诺

汽车工业

汽车文化

郝建国

分类: 谈车说车
雷诺在华市场到了关键时刻。 
在华推出的首款轿车,究竟选风朗还是塔利斯曼?这是个问题。
以1-5月份的成绩单看,东风雷诺要完成2018年的销量目标难度不小。
单说产品本身,雷诺在安全性、操控性方面对得起全球第一大车企(联盟数据)的名头,但是雷诺(不包括日产、三菱)在中国的销量大约仅为大众的1.7%。
雷诺在华首款轿车,风朗还是塔利斯曼?

好多中国人至今不知道雷诺是一家什么样的车企,这和雷诺120年的造车历史极不相称。
几年前,雷诺拟进入中国市场时,也是信心满满,以为凭着自己在全球乘用车市场上的地位,中国消费者一定会应者云集,好评如潮。
那就说第一款车吧。
科雷嘉据说使用了豪华车才使用的1500兆帕的超高强度钢材,其路感清晰,硬朗有力,外形俊逸精巧,平心而论应算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
东风雷诺本想一炮走红,还不惜重金找了其时最红的影星范冰冰代言。
现实的骨感超出了意料,科雷嘉每月只卖出2000辆左右,销量排都在百名左右了。
中国消费者对它的基本评价是,这么小一款车,牌子也不出名,就要20万,花这么多钱为啥不买辆途观呢?
途观就是村里姑娘小芳,魂牵梦绕绕不开!
本博观察,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偏好指标排名依次是价格(较低,收入低嘛)、外形(高大,就是找对象,看着有存在感)、品牌(为人熟知)。
可以说,科雷嘉几乎完全不符合上述喜好——价格高、车子小、品牌陌生。
当年选范冰冰做代言人的决策者,一定是被色胆迷魂了——范冰冰的粉丝与雷诺的目标客户之间交集甚少。
范冰冰这类被炒红的“明星”,粉丝大多是年龄小、无收入或收入不高的边缘群体,而在中国花20万元买车的人却以中产为主,他们很少会因为迷恋一个的戏子而关注其代理的产品。 
雷诺在华首款轿车,风朗还是塔利斯曼?

这和在法国、在欧洲一样吗?可以说大相径庭。
欧洲汽车普及有数十年历史了,多数人只把它当做平平常常的工具。而随着汽车文化深入人心,消费者看重的首先是安全;然后是享受那种驾驭感(操控性);还有就像衣服一样,如果车形个性点更好。
雷诺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全球著名车企。Euro-NCAP碰撞测试评价指标发布后,数年无人问津,最后是雷诺拉古那首次摘得Euro NCAP碰撞测试五星桂冠。
到目前为止,雷诺先后共有20多款车型获得了Euro-NCAP最高评级,奠定了其在欧洲汽车工业安全性方面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
再说驾乘体验。汽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之间存在天然矛盾,底盘的设计和调教都是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
要想舒适,底盘就得“软”一些,如日产的“天籁”;要想更安全,底盘就要硬一些,这样支撑力更强,可以保证车辆在极端情况下不易翻车。
法系车的底盘整体偏硬,像雷诺的拉古那、雪铁龙的天逸,包括奔驰SMART,他们的后悬挂没有采用常见的多连杆独立悬挂,而是一个整体的钢桥,网友喜欢用“板车悬挂”来形容它,意思是简单、落后。
实际上,这种整体后桥在稳定性、安全性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不见得落后——雷诺完全可以造出多连杆独立悬挂的乘用车,比如纬度、科雷傲、塔利斯曼。
说到这里,本博不得不提到丰田。丰田汽车的最大特点是耐用、后期保养维护便宜,这些完全符合普通消费者对汽车作为一种工具性追求。
丰田拓展中国市场时,更了解屌丝消费者心态——钱不多,对安全重要性认识模糊——以前丰田卖给中国人产品大多是“减配”车,比如没有后保险杠、没有ESP。
不过,面对当下激烈的竞争,丰田及时调整了产品,连经济适用型轿车卡罗拉也配备了ESP,更别说凯美瑞、荣放这类车型。
因为中国消费者多数不懂车,又多多少少有些装逼的需求——别人都有车,你没有,没面子——所以车子开出去首先得让人知道品牌,要不何不去买性价比更高的哈弗、吉利、宝骏呢?
所以,多数中国消费者买车必买大众、丰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首批桑塔纳入华后,中国山区的一些老司机直接把车子开到了沟里,因为他们此前开惯了“北京吉普”生产的那种“帆布篷”212,桑塔纳动力、提速远比212快,所以失控了。
雷诺无疑是来晚了。
作为后来者,东风雷诺当下的核心任务不是急于赚钱,而是花大力气推广品牌,包括制造网红效应,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雷诺汽车。
雷诺只赞助一个武汉马拉松远远不够,各地车展都要出头,像《深圳晚报》那种头版创意广告要舍得投,活动要搞,新媒体提及率、传播率要搞上去。
产品力方面,推出10万-15万元之间的爆款产品(外形尽量高大,使用保养相对便宜,配置实用厚道,不过倒车雷达还是不要省掉了,对标卡罗拉、朗逸,考虑升级风朗),特别是利用电动车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一旦错过最后这轮增长机会,雷诺在华市场就彻底没有了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