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你是任正非,如何应对251事件?

(2019-12-06 18:00:37)
标签:

华为

劳资纠纷

危机公关

任正非

李洪元

华为是一家了不起的企业,任正非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企业家。

但是,华为最近在员工李洪元离职一事上的作为,真的是民怨沸腾。

本来,面对美国打压,国人几乎是一水地支持华为,有人甚至丢弃正在使用的苹果手机改换华为。

华为前员工李洪元因为拿到三十多万元的离职补偿远高于华为方面愿意支付的,结果被公司以“敲诈勒索”状告有司,李洪元为此身陷囹圄251天,最终当地检察机关以“证据不足”为由还李洪元无罪之身(网友称为“251事件”)。

“251事件”暴露的真不是时候——其时正是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被加拿大拘押一周年之际。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mZm8m9kYR5he9VIFsG7ObQoTtSibfDVcRKicFocB3RvyTMJ69icshzGxkVtjBAvwH8YvHGaHtrIScV5h7qYFaI3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2月1日,孟晚舟还发表了一篇公开信,说这一年,经历了恐惧和痛苦,失望和无奈,煎熬和挣扎;这一年,学会了坚强承受,从容面对,不畏未知。在信中,孟晚舟感谢大家对她的温暖和鼓励,“亲爱的你们,这些温暖都是照亮我前行的灯塔!” 

当天,老牛舐犊的任正非在接受CNN专访时也谈到,女儿孟晚舟这一年的苦难经历,使她变得更强大,这场磨难让他与女儿更亲近了。

舆论就此引爆——出身211,工作996,离职251......大伙儿对老任没有“同理心”表示出整齐划一的愤怒——你家公主的磨难是磨难,李洪元的磨难就不算磨难?

面对质疑,华为作出书面回应:

华为有权利,也有义务,并基于事实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向司法机关举报。我们尊重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决定。

《钱江晚报》的评论员单刀直入,华为的回应不是“法治”,而是以势压人。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mZm8m9kYR5he9VIFsG7ObQoTtSibfDVcD0F7wjwibdGhm2k1sTGfGMSZKq5mQrNvn0AvleLwpCWvIaEgVJum3K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无良公司——华为举报的结果是‘证据不足’,而李洪元却因此被拘押了251天,企业不应该道歉吗?”

“我代表8亿劳工支持李洪元。”

没有经过的授权的代表自然无效,但是网友的这句话却道出了251事件被裹挟的舆情。

自工业革命以来,放眼全球,劳资纠纷从来都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资本的逐利性与普通人追求安逸舒适的本能是一对天生的矛盾。

放任血汗工厂,人的发展就会倒退;相反如像西班牙人那样怠惰,结果就是资本逃离,产业萧条——若不是上天和祖先赐予的旅游观光业,西班牙人可能真的要喝西北风。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mZm8m9kYR5he9VIFsG7ObQoTtSibfDVcNVHjeBoFqTticweC2QtHKaqoIj1k3GuWLehicX6zm7MrfbASjgMxWNP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前不久,一部以福耀玻璃厂为主角的影片《美国工厂》走红。时薪91元人民币的时薪加双休,并且还不加班,但还是有美国人不满意。

一个美国参议员到福耀玻璃厂煽动要成立工会。为此,曹德旺大为恼火,放言只要工会进来,工厂就不开了。后来经过投票,民意最终站在老曹这边。

华为有十几万员工,每年入职和离职的员工过万,其中被动离职者不在少数。

据说,为规避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员工的保护,企业内部还创新了管理办法,员工工作到一定年限后先离职,再入职。

其他企业对付老员工通用的秘笈,华为想必也会用到——本来是企业打算让员工离职的,但它不主动提出来,而是通过调整工作岗位、降薪、制造不利于员工的工作场来逼走人,目的就是把2N变成 N+1,减少企业离职补偿支出。

可以说,在中国劳资纠纷事件上,单个的劳动者从来都是弱势

华为是高科技企业,对创造力要求高,制订更严苛的淘汰标准也能理解,但是必须付出相应成本,包括预算足额的补偿金。

HR们也许会站出来说,人心如黑洞,不管企业多么厚道,离职的员工总会有人不满意,你给他补偿10万时他要20万,给20万时他完全可能开50万的口子,你们围观不嫌事大,可银子谁来拿?

好吧,我们换个角度,离职员工通过什么手段拿到20万或者50万的?就拿251事件来说,如果企业能够严格守法经营,没有所谓的黑幕,员工拿什么来“敲诈”?

在《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看来,华为声明从法律角度看无懈可击,但是它没有对公众的情绪进行有温度的回应,不能不说,华为这次输了“情”。

华为是了不起的企业,华为人自然应该有更高的情怀与道德标准。用“毫不手软”的方式对付难缠的离职员工,也许能够阻吓一批人,但可能酝酿失控的风险。

相反,如果能“反求诸己” ,则更有助于成就伟大的企业。


最后,回到本文标题提出的问题,假如你是任正非,如何应对251事件?

其实,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什么样文风都在其次,危机公关不完全是讲对与错的,它需要用情怀与温度来冰释对抗,最终求得公众理解和支持,把危机事件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损耗降到最低限度。 

本微试着写一篇,欢迎吃瓜群众扔砖! 

所有的批评都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这几天,有部分网友对华为提出批评,原因是前员工李洪元离职引发的事情。

我和李洪元没有直接接触过,关于他和企业之间的纠纷也不敢说完全了解。但不管怎么说,我相信华为的所有领导,不原意看到任何一位曾经与华为合作过的员工有不好的消息。

大家知道,华为是一家有十几万员工的企业,人员的流动必然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作为企业,华为有自己的目标和行为规范,每个员工也都有自己的利益,当双方的诉求不能调和时,诉诸法律就是最高效、最公平的方法。从这个角度讲,华为12月2日的回应没有问题。

但另一方面,从目前的司法结论看,李洪元受到了冤屈,而且这个结果不能说与华为无关。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要代表华为向李洪元致歉,并愿意提供适当帮助,让他尽快走出创伤。

华为是一家开放的企业,除了受专利法保护的技术,我们没有任何秘密,大家所有的批评都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明天的社会更加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