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驳教育部学生司“不上大学也要就业”论

(2007-04-25 22:36:43)
标签:

大学扩招

教育产业化

教育部学生司

大学收费

大学生就业难

分类: 自由思考
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李柯勇、吕诺、刘羊旸) 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495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依然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近日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认为,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症结所在。 
 
 记者:还有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招。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学生司:这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据劳动部门的数据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而需要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单就大学生来讲,不上大学也要就业,而且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就业能力总体上还要低些,那么这些孩子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

 

看了这位官员的答记者问,感觉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是客观的,大学无限扩招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教育部对于所有受教育者是有功的!

 

不大上学是要就业,所以上大学没有错啊。不认真分析,好像这话并没有什么不妥。可细细想来,不对啊——假如不上大学,普通家庭就不会背负6万元上下债务,穷人就不会破产;一些孩子假如不到大学污染,也不会变得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贪图享受。

 

另一方面,扩招后的大学向学生收取了高额的费用,但提供的却是劣质的服务,这种质次价高的交易,其背景是高等教育的国家垄断,教育部当然功不可没!

 

大家都看到了,这几年大学盖起多少大楼(比如北京大学的五星酒店),教师的工资提了多少倍?可有谁知道有多少低收入家庭为此破产?有多少父亲为孩子的学费跳楼?

 

举两个实例吧。我表哥家一个孩子借贷4万元上了一个由原来地区师专改名升级后的学院,学的是园林专业,大专,毕业3年了至今闲着,高不成低不就,成为一个新时代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废人;我一个堂侄,初中毕业后学开车,现已成为一个诚实劳动者,每月收入差不多3000元。因为没有上大学,他家家境也十分殷实。

 

看看,上不上大学,结果是不是大不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