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底话语:讨论有益

(2007-05-11 07:32:13)
分类: 心底话语
心底话语:讨论有益
 
 
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博上,当今的人们,能够进行灵魂深处有意义的探讨已经不多了。吃喝风很盛行,什么都可以成为大摆宴席的理由,而灵魂的交流与碰撞就显得很“另类”了。可我,时常有着这样的心跳,若是与交心的朋友有着一番围绕主题的探讨,我真的愿意找一家咖啡屋,找一家茶社,座下来,围绕我们共同有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于灵魂底部的探讨,这是我的快乐。而对于一些飘浮着、掺杂着各种关系而用或多或少有些利用的餐宴,我不喜欢,一般也不介入。
 
在博上也是一样,大家久了,互相看望,同样喜欢深入的话语,话可以不多,但能够看出说话的质量,不是表面的恭维,或一些简单的问候。能够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起一些讨论式的评语和留言,更是博上的珍贵。我一直想,来博,实际是人的一个现代化的交流,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开阔我们每一个人的视野,在已经扩大了的视野中,能够感受到很多人有着深刻的思想,睿智的灵魂,朴实的做人,优秀的品质,还有好多各方面的技术专长,可供你一生的学习。我想,我是这个思想来到博上的,也许同很多的朋友一样。时间久了,人自然有着情感,这情感是清纯与美丽同样是我们在博上的所获,切忌把情感低级化和庸俗化。
 
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要有着长期的打算和不可放弃,除非不得不。人的好多事情是思想支配的,是伴随着生命的,而能够给生命带来推动的,是相互的深层关联与有价值的力量的驱使。一直在获得这方面的鼓励。当然,在这里,真诚和不去患得患失是第一位的。
 
昨天我博后,有朋友的讨论文章,我很高兴,但因网络不好,总是不能做到想做的事去做,今天还是不太好,有些就是打不开,或无法回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告诉自己平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人要想得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生命时间中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其实,要做的事很多,首先,工作还比较忙的,还有几项大的事要做,家中的事也是多的,还有,与朋友合做网刊成了我在博上新的开拓。另外,读书,静心读几本书,这是我近日的计划,用心写作,构思一点大的专题性的东西,也是我的计划之列。所以,要做的事很多,这些都是我高兴愿意去做的。但是,有时也许因为时间紧而忽略了一些。我尽量做到给朋友回复,回复中要读要写,我不喜欢敷衍,若是敷衍,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这样做事,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博友中,我说过,有几件事要做,但至今有没做好的,我的心中很内疚,我会尽量去做好的。
 
在昨天博友的评语中,我选几个我心中感动的文字,摘录在这儿,大家一起再深入讨论吧。后续我有了时间,会一篇一篇的来写,因为写得太好了。这些评论中,有些是自己写的,有些是摘录的,但是,同样对我们有益。
 
附:评语摘录:
 
这是朋友lydia摘录的,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2007-05-10 12:31:51
我曾经摘录过几段关于写作的文字,是我所认同并努力去做到的,拿来这里,与你分享:

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自己已知道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

关于文学,我越来越确定这是个人的事。写作是一条狗,你不变心它就陪着你,也是一面镜,照着你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文字当年我写完就没再看过,现在看,像另一个人写的,一个狡猾乐观的小子。我在盲目中写作,用意是引起别人的兴趣,小说文体本来就不老实,动机再是取巧,可见会有多少矫情、吹嘘和虚饰在里面。

青年作家总是可疑的,也无非是揭疤、自渎,摆明反抗一切,高调入世,看似特例独行,骨子里却难逃代代相传的文人梦谈。

社会容易被质疑,人群总是显得麻木且腐败,理想就那么清白吗?关于人之为人,我们知道多少?

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王朔《自序》
 
世界的真理一直在我的心中寻找能够把它说出来的语言,我常常觉得快要说出来了,但是一旦说了出来,却发现仍然不是。

海明威的启发。写景,要写自己真正看到的,如此写出的往往不华丽。那些写得华丽的,其实是写自己认为应该看到的,而非真正看到的,是用辞藻填补和掩饰自己的没有看到。

托尔斯泰说:在平庸和矫情之间只有一条窄路,那是唯一的正道,而矫情比平庸更可怕。据我看,矫情之所以可怕,原因就在于它是平庸却偏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

我们试图通过写作来把不可挽留的生活变成能够保存的作品,可是,一旦变成作品,我们所拥有的便只是作品而不复是生活了。

写作与思考的关系——
有时候,写作推动思考,本身是或者愉快或者艰难的思考过程。
较多的时候,写作记录思考。如果在记录时基本未作修改,则那些思考或者是成熟的,或者是肤浅的。
最多的时候,写作冒充思考。当然,这样一来,同时也是在冒充写作。

好的作者在写作上一定是自私的,他决不肯仅仅付出,他要求每一次付出的同时也是收获。人们看见他把一个句子、一本书给予这个世界,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他是往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又放进了一些可靠的财富。
这就给了我一个标准,凡是我不屑于放进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去的东西,我就坚决不写,不管它们能给我换来怎样的外在利益。
lydia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zhouxiu
感谢lydia!

(周国平)
 
这是博友非宝钗非黛玉的评语,他用的是匿名,我依然表示感谢!
 
2007-05-10 22:20:52
你的博客我来过很多次了,只是没留言,感觉你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我觉得非常少见.很愿意认识你!今天是第一次留言.对了.我的博客用了你的朋友心亦冷的那种玫瑰红花的图片,你不介意吧,我在我的博客里申明过是从你这转载的.
有时候,写作推动思考,本身是或者愉快或者艰难的思考过程。
较多的时候,写作记录思考。如果在记录时基本未作修改,则那些思考或者是成熟的,或者是肤浅的。
最多的时候,写作冒充思考。当然,这样一来,同时也是在冒充写作。
我喜欢写东西,也喜欢思考,但不一定就是思考的正确.我感觉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对于博友所说的善于思考与写作的关系,我在后续会深入来论述的,这奠基着我写博的思想基础,也是写好博的指导思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