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关雅荻
关雅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13
  • 关注人气:3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持“政治正确”的奥斯卡

(2010-07-20 16:13:09)
标签:

奥斯卡

杂谈

分类: Bullshits


/关雅荻


今年的奥斯卡刚巧碰上“妇女节”,结果女性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拆弹部队》赢得了当晚的大满贯,她的前夫“大神”詹姆斯·卡梅隆的神作《阿凡达》只拿到了区区几个技术奖,用完败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但还好詹姆斯·卡梅隆依然手掐着全球超过25亿美金的票房记录,让全世界电影人望尘莫及,可见上帝是公平的,能让人站在奥斯卡的舞台上大喊“我是世界之王”的机会,可能一辈子能有一次机会已经不错了。纵观今年整个奥斯卡获奖名单,再次证明了坚持“政治正确”是奥斯卡多年来的墨守的一个原则。


不少人似乎容易产生一种误解,每次都以奥斯卡奖与美国大众口味划等号,其实这是个不大不小的误会,其实应该说奥斯卡主要代表的是有投票权的美国电影学会近6000名会员的口味和审美,这近6000人分属电影的不同行当,所以奥斯卡其实本质上是美国电影行业大奖,当然跟其他美国各个电影行会各自的奖项不一样,奥斯卡显然应具综合性和影响力。


纵观今年的奥斯卡获奖名单,可能最容易让人产生争议的似乎就是最佳影片《拆弹部队》,但不要忘了今年是奥斯卡力求图变的一年,也有人说是回归传统的一年。因为为了增加收视率和加强竞争,最佳影片入围影片由五部提升到了十部,显然票被大大分散了。然后连颁奖时已经说了二十多年的“奥斯卡颁给……”(the Oscar goes to…)也都改回了之前的“获奖者是……”(the Winner is…),似乎加强竞争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这也让人联想到了《拆弹部队》制片人在颁奖前不顾被处罚不能出席奥斯卡颁奖礼,也要四处违规拉票,看来今年奥斯卡比往理应更激烈了。


《拆弹部队》是一部充满了浓重艺术气息的反战独立电影,但它跟之前所看到的众多反战电影,无论是伊拉克,还是阿富汗,凯瑟琳·毕格罗成功的让观众无限接近了影片主人公的内心,整部电影平静,表面看甚至会觉得略显沉闷,但影片实际对人性内心的变化的生动展现,让观众自由地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人物、看待战争,影片结束时,一定能回想起片头那句“战争就是吸毒一样上瘾”。这样一部文艺战争片深深刺痛了很多人的内心,在众多奥斯卡评委来看,这种对人性的挖掘,其生动和精彩远非3D幻觉所能取代。


全世界观众用钱包证明了詹姆斯·卡梅隆的伟大,但对奥斯卡来说,并不认为《阿凡达》就是电影应该发展的方向,他们每个人不是普通观众,而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从业者,他们用自己的选票来试图引导着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方向,近百年来如此。除此之外,大多奥斯卡评委总是下意识的在坚守着“政治正确”的审美取向,在这次奥斯卡获奖名单上一样能一览无遗,无论是《弱点》(最佳女主角)还是《珍爱》(最佳女配角),还有《海豚湾》(最佳纪录片),特别是大满贯的《拆弹部队》,这些都是奥斯卡评委们在传递一个信号,他们不只是关心电影制作和生意本身,他们同样希望电影能展现最美好的人性,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虽然每个站上最佳影片领奖台的制片人,本质上是多么的精明、冷酷和电影商人,但奥斯卡这个舞台上除了商业之外,一定要有一种更超然的价值观,其实也是最普世的价值观,就是对人性的关注和尊重。


10-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