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关雅荻
关雅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65
  • 关注人气:3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艋舺》:宝岛怀旧情怀的又一次暴潮

(2010-07-20 16:08:10)
标签:

杂谈

分类: Cine


/关雅荻


跨年长达90天的贺岁档和春节档终于结束,据说三个月全国电影票房总额达到了惊人的30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一倍。这90天里,观众能够看到不少“现象级”的影片,比如《2012》,比如《阿凡达》,他们都先后改写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新记录,然后还有多得令人眼花缭乱,质量参差不齐的各路国产电影,如同喧嚣的暑期档一样,影院公映的电影越来越多,但真正能打动我的心的电影却屈指可数。唯一在这90天里真正触动到我的,却是放假期间在网路上看的一部台湾新片《艋舺》。


《艋舺》可以算一部热血青春的黑帮情谊动作片,整部片都有着浓重的本土怀旧情怀,再辅以青春热血的黑道生活和众多美少男演员的演出,再次证明了青春黑道片总会在合适的社会环境下,合适的时机下,合适的出现。其实《艋舺》从任何一个方面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多年前的那部同类韩国电影《朋友》,甚至大家耳熟能详的香港电影《古惑仔》系列。因为这类青春黑帮片都用一层迷人的雄性荷尔蒙,混杂着欲说还休的青春同性情谊,往往故事里都反映出本土一代年轻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压抑和面对梦想与现实巨大反差的挫败感。正是这一点,相信最能深深击中台湾本地的年轻人,所以这部电影跟去年的《海角七号》一样火遍宝岛台湾则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所以《艋舺》表面故事讲的是几个年轻人踏入没有回头路的黑道毁灭故事,但更深层次要表达的依然是台湾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做为“外省人”在岛上的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所以“艋舺”这个最具原住民传统的热闹商区,代表着台湾固守的乡俗传统文化,面临整个时代飞快的推进所产生的危机,导演钮承泽选择了以新一代黑道手刃自己的前一代来终结逝去的传统,至于影片最终的兄弟相残的残酷青春,其实反倒是类型影片的一种俗套煽情了。


导演钮承泽从早年侯孝贤时代的电影童星,一路成长为台湾偶像剧的新锐电视导演,在转向电影时,显然在发挥自己能演善导的优势同时,更多把视角投入到内心现实层面。他几年前导演的那部Docu-Drama风格的电影《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就对自己所从事的影视行业嬉笑怒骂,同时又让人觉得唏嘘和感怀。《艋舺》启用了一批像阮经天、赵又廷这样的台湾年轻男演员,导演本人因成功执导众多偶像电视剧,所以最终让一票青春偶像演员在浓重的怀旧气氛中,都发挥出了很强的表演潜力。而且影片中对所有女性角色的弱化,更加重了《艋舺》的同性荷尔蒙的味道,比起温柔浪漫的《海角七号》,《艋舺》显然更能得到众多腐女们的钟爱。


一只溜溜球、一只鸡腿、一张樱花的明信片,影片里面充斥了大量的充满寓意的细节和情节,而且在近两个半小时的片长中,导演没有通过大量的密集叙事来对观众进行轰炸,更多是采用了很多大段的浪漫化和写意化的段落。所以它与没有美国黑帮片《教父》那样的黑暗和暴力,没有香港黑帮片林岭东系列作品的生猛和残酷。相比起来,《艋舺》表面更像是一部淡淡伤感青春怀旧片,其实内在是一部借用黑道往事说事的社会现实片,它直指当下台湾年轻人的内心现实境遇,或许这才是电影《艋舺》本身最大的价值。


10-2-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