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 二厅 晚20:10
我入场晚了一分钟,以为错过了片头,开始是兄妹两个在船上的歌舞游戏。直到发生海难后,字幕才出现,我倒吁一口气,还好,错过的不多。
然后的两个小时绝对是是一段美妙的时间,这是我第一次看胶片的沙翁的电影,而这部电影的《第十二夜》几乎没有什么改动。而我以前,只看过cctv放的一个电视电影版的《麦克白》,至于《沙翁情史》我认为都是所谓的戏说,完全不能和沙翁正宗的戏剧相提并论。
是电影让沙翁的作品更通俗化了,还是沙翁的戏剧本身就有着跨越时代的够通性?反正我看这部电影,很大的享受了沙翁戏剧的魅力,那美丽离奇的故事、缠绵的爱情、精巧的幽默和对人真和爱的淋漓地展现。这就不得不提到片中优秀地演员,一批优秀地有着丰富沙翁戏剧经验地优秀演员。其中,我最喜爱地海伦娜·博海姆·卡特,她的表演实在让人陶醉,我第一次刻骨的记住她的名字就是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对乔治撒谎的女孩,她本人就是贵族,所以她天生气质与众不同,在后来的《霍华德庄园》和《鸽之翼》中,都给人印象极深。而这次她在这出戏剧中的表演,依然一股大家风范,嘴中吐出沙翁的诗句是那样流畅自如而又独具风韵。特别是是他最后眼看着眼前出现了两个自己的心上人,瞪着大大的眼睛实在是可笑极了。
所以我只能遗憾的说,由于是译制片,我们不能听到海伦娜自己的声音,我在cctv看过几次《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她那标准的伦敦口音,非常有节奏感,但在这里只能自己想象了。
我发现这部影片在我回忆的时候,逐渐想到的不是她巧妙的情节和精彩的诗句,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至于故事内容,我想提前说出来,对那些不知道的观众实在是一种浪费,还是自己去看或读原著来的过瘾。
所以,第二个在我脑子里出现的形象就是本·金斯利演的那个流浪民谣艺人。我从来没有发现他的歌喉如此动听,而他的表演也的确是收放自如。让人难以想象他能演这样的经典戏剧也能以《甘地传》获得影帝,即使在波兰斯基的《死亡与处女》这样对他来说类似小品的作品中也有精彩的发挥。
然后才是我们女扮男装的主角,她的男装还真是和扮演她哥哥的演员几乎一模一样。影片里最搞笑的情节,就死几个人一起对管家的捉弄,到后来,影院里的观众都忍不住乐了起来,甚至一位岁数不小的女同志更是放声大笑,这可真是少见。
通过沙翁的戏剧,我们了解到他那个时代所追求的时代精神,他们追求真正的爱情,有着很强的宗教信仰,而起有坚定的信心,对事情和别人要讲信誉,更重要的是那时的人对自己的名声的看重。从沙翁的戏剧中的大量喜剧能感到,如果他能活在现在的好莱坞,也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创作者,而且在娱乐和艺术的不同边际里自由的跨越,这也是他的每一部戏剧都被改编成电影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永恒的。
对于沙翁,我实在说不出更多,因为我以前都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去读的作品,而这部《第十二夜》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他没有给人陌生和深奥的感觉,我想由此再读沙翁其它的作品将从心理上不会有什么障碍。
“回去告诉你的主人,
我是无论如何不会接受他的爱意的,
除非他下次还派你来
告诉我他是怎么想的。”
——高贵的小姐就这样掉进了爱情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