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史不是历史学,别把公考弄成玄学

(2017-06-11 19:21:42)
标签:

杂谈

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了吕梁市2016年市直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认定“世界史不是历史学”等情况导致考生在考试资格复审环节被刷,引发考生质疑。今天,吕梁市通过官方微信“吕梁发布”对此作出回应,吕梁市委、市政府已成立核查组,介入调查。同时,市政府法制办也己受理了考生刘瑞玲、王慧慧的行政复议申请,及时启动行政复议程序。核查结果将通过媒体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中国青年报》6月10日)

每年公务员考试,几乎都会曝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新闻来,让人瞠目结舌。比如著名的“乳房不对称”,比如公考笔试第一名,常常会莫名其妙地面试中落选。相比之下,“世界史不是历史学”虽然在奇葩指数不及“乳房不对称”,但对公众智商的考验和挑战,绝对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不幸的是,刘同学还被告知“填报虚假报名信息”,公考不成也就罢了,还被扣上一顶不诚信的帽子。

世界史不是历史学,很难不让人想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非马”论。有人问公孙学,“白马非马,可乎?”公孙学答:“这话没毛病。因为,如果要求得到‘马’,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要求;如果要求得到 ‘白马’,黄马、黑马就不能满足要求了。假使白马就是马,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没有区别,那么黑马、黄马以及各种颜色的马将情何以堪?”

这个问题难倒了当时的很多学者。从今天的视角看,其实无非就是一种典型的偷换概念。即“白马非马”中的“非”,既可以解释成“不属于”,也可以解释成“不等于”,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回切换,怎么说好像都对。作为逻辑学或者哲学上的一个命题,讨论讨论打发一下时间或者磨磨嘴皮子功夫,倒也无伤大雅,但如果把这套狡辩术原汁原味地照搬到现实生活中,则不免贻笑大方,让人不明所以了。

按照目前的高校学科设置,本科阶段确有“历史学”这一单独的专业名称,可在研究生阶段“历史学”被分设为三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世界史”“中国史”“考古学”,但并无“历史学”这一学科。这是对学科或专业的一种精分和细化,更加合理和科学,也是学科改革的一种大趋势,有利于学生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按照着吕梁市人社局的逻辑,世界史不是历史学,那么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推导出无数荒谬的结论:男子不是人,苹果不是水果,甚至公务员考试都不是考试。更大的漏洞是,招聘计划明有写着“本科及以上学历”均可报名,但事实上研究生阶段并没有“历史学”这门学科,这么一来,岂不自相矛盾?

不知道要有多么僵化的思维和教条的工作态度,才会固执地认为“世界史不是历史学”。作为一项考试,尤其是一项竞争十分激烈且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选拔性考试,严格一点不是坏事,因为只有守得住规则,才能保证得了公平。但是千万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规则的名义遮蔽常识,甚至颠覆常识。毕竟人不是机器,而有一些常识是如此得显而易见,根本没有争议的空间。

怕只怕,该严格的时候不严格,不该严格的时候瞎严格。如果刘同学的专业资格不符合规定,那么她如何通过了笔试?资格审核机制何在?等到她进入了面试环节,再来咬文嚼字地说“世界史不是历史学”,难免有故意找茬之 嫌,以至于授人以柄。

公务员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应以考察考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主。因此,最重要的一是程序上的规范和公平,二是标准上的明晰和透彻,所以千万不要把公务员考试弄成让人云山雾罩的玄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