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陕西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位名副其实的“网红”教授——章竹君。这位长期坚持给本科生上基础课,在讲台上总是声音洪亮、意气风发的老人,即将迎来80岁生日。这位看起来硬朗、乐观的老人曾装过4个心脏支架,还患有严重的痛风。但是一直以来,他都坚持课着给学生授课,他说“坐着讲课,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中国青年报》5月17日)
章竹君教授已经快80高龄,并且患有严重的痛风,如果他坐着授课,相信也没有人会有意见,也不会减损学生对他的尊敬。但正如章教授所言,“坐着授课,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或许在他看来,老师就该有老师的样子,学生就该有学生的样子,站着授课乃是最起码的课堂礼仪,甚至是一名教师的职业底线,只要还能坚持,年龄并不是问题。
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有人可能会说,只要课教得好,有必要计较上课是站着还是坐着吗?80岁的老人,是不是坐着授课更人性化呢?现在有不少年轻的教师,个性张扬特立独行,授课方式也很多元化,深知学生的喜爱。这当然也未尝不可,但在我看来,老师站着上课的那种仪式感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冲击下,持守这种“站着上课”的传统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事实上,真正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8旬老教授坚持“站着上课”的那种威严,而是在教育的基本价值观面前的毫不妥协,那就是“尊重学生”。只有坚持这个前提和底线,其他的行为才有意义。
“尊重学生”当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身体力行,才能堪为模范。章教授从1959年开始执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58年,这是把教书育人当成了终生事业。没有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相信很少有人能如此执着。有人一生能做很多事,但有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同样是一种伟大。在科研领域,章竹君教授声名显赫。他是最早在我国开展“化学发光分析”的学者,几十年间,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教出的学生更是可以“桃李满天下”来形容。对于这样教有所成、学有建树的老教授而言,他应该不缺少获得更大名利的机会,但是至今,他仍然活跃在教育的第一线,教本科本基础课。投身教育事业既有耐得住寂寞,也得守得住清贫,也唯有如此,才能在80高龄的时候依然充满热情。
现在像章竹君这样的教授还有多少?不能说没有,但恐怕早已凤毛鳞角,相当罕见了。在世界一流大学,哪怕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教学质量接受教授委员会和学生的评价。而在我们的高校中,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已经难得一见,以至于教育部曾表示要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可见教学质量下降到什么程度。尤其是那些有一定学术成就、知名度较高的教授,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们忙着发表论文、申请科研项目,甚至是四处走穴开讲座,为企业站台,或者是自己办公司。这样的教授,不要说站着给学生上课,就是能偶尔在学校露个脸就不错了。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教授与学生,已经从师生关系变成了老板和打工仔的关系,教授申请项目、开公司,学生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师生关系的异化,其核心就是教育基本价值观的沦陷。这当然与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很大关系,但别忘了,我们还有章竹君这样的教授。所以不要把所有问题都推给体制和环境,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价值信仰同样至关重要。当下的高等教育问题多多,譬如功利主义的盛行,师生关系的恶化,充满了浮躁和浅薄的气息,其最大的病灶,恐怕就在于缺少“站着上课”的风范和“尊重学生”的情怀。
http://gd.sina.com.cn/news/zhanjiang/2017-05-17/detail-ifyfeius80200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