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龙贵
吴龙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682
  • 关注人气:3,2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价学区房背后的家庭教育缺失

(2017-04-21 12:08:29)
标签:

杂谈

近日,一则题为“北京小学学区房25万一平仍抢手”的新闻再次挑起人们的敏感神经。父母出资上千万只为让孩子就读某名牌小学。从热播剧《虎妈猫爸》到现实生活,学区房正是诸多普通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全国人大代表高阿莉认为,买“天价学区房”,不如改善家庭教育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未来网3月13日)

“天价学区房”作为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可能在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个案例。其背后的形成机理是,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在少数学校和地区,客观上就造成了价高者得的局面。与此同时,在普遍重视下一代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现实语境下,家长也都舍得为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优质教育资源原本就稀缺,而求之者众,于是就产生了极为可观的溢价。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已然成为一种财力或资源上的比拼,似乎谁下的血本大,谁家的孩子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投入越大,产出越大,一般而言,这条规律在教育上也是适用的。但它的偏颇之处在于,过于狭隘地定义了成功,把一路“上名校”当成了走向成功的唯一路径。更重要的是,在过度强调物质投入的同时,也选择性漠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以为只有富裕家庭才会去追逐“天价学区房”,事实上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很多经济状况并不好的家庭也在倾尽全力地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很多时候甚至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承受范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要看到,当这些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都用于孩子教育时,他们往往已经精疲力尽,无瑕顾及其他,等于把教育的重担完全交给了学校、社会和孩子自身——我已经为你付出一切,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这对孩子是一种精神绑架。因为父母认为自己问心无愧,通常就意味着,一旦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等待他们的就是一句“你怎么对得起我”。对父母本身而言,也是一种责任上的逃避和思维上的懒惰。家长总认为,我给了你最好的教育,上最名牌的学校,请最知名的教师,买最贵的辅导材料,把一切都给了你,你就应该拿最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但事实上,最对教育而言,昂贵的未必就是最好的,因为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

合格的家长,决不仅仅是舍得花钱买开价学区房、愿意不惜代价投资孩子教育,还需要一种教育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不断学习,随着孩子的成长一起成长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而敏感,家长的陪伴显得尤其重要。而在校园中,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倾诉和宣泻,家长应该成为最好的倾听者,及时为他们排解困惑和烦恼,给予孩子宽容和理解。但在现实中,还有多少家长有这样的耐心和从容?或者说,当家长在物质上过度透支的时候,还愿意在精神层面有相应的付出吗?至少我不乐观。

这也正是今天需要强调家庭教育的根本原因。调查显示,近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80后”独生子女家长对如何养育多子女的问题束手无策、倍感困惑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缺失的一环。我们常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事实上,真正应该反思的可能是很多家长首先输在了起跑线上。高阿莉代表的建议,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3-13/doc-ifychhuq4205277.shtml?cre=sinapc&mod=g&loc=17&r=0&doct=0&rfunc=60&tj=none&s=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