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龙贵
吴龙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682
  • 关注人气:3,2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奶奶杀死外婆,不仅是带娃习惯不同

(2016-10-30 22:38:42)
标签:

杂谈

日前,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特殊案件,一起带孩子的奶奶和外婆,因为生活习惯和带孩子的方式不同,产生了种种摩擦,孩子的奶奶一怒之下,竟将孩子的外婆杀害在家里。法庭上,检察官直呼此案为“人间悲剧”,并认为类似的情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社会问题。(《扬子晚报》10月30日)

在一个这样的大家庭中,人们通常会认为婆媳之间最难相处。但事实上,比婆媳关系更难以调和的,是亲家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亲家之间不太可能有长时间相处的机会。但是,矛盾并不会因此而消除,只是暂时规避了,在极端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暴发出来。这虽然只是一起个案,但对很多类似的家庭而言,同样不失为一个及时的提醒。

亲人之间的相残,总是让人格外感慨。和绝大多数家庭纠纷一样,“奶奶杀死外婆”也是因孩子而起,直接诱因就是因生活习惯和带娃方式的不同而不断因为琐事发生摩擦,当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奶奶和外婆,虽然因为子女的关系而成为一家人,但彼此之间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往往有着一定的差异,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当她们需要共同完成“带孩子”这样的家庭重任时,为争夺话语权而暗中角力的情况就会发生。更要看到,老年人的思维一般比较固化,不太可能改变自己的看法而迁就对方,所以每一次看似很小的冲突,都相当于埋下了隐患。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更值得思考的地方。老人帮子女照顾孩子,当下而言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一来年轻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老人的帮助可以减轻一点负担,二来老人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也愿意帮忙,借此增进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但一般来说,如果双方老人都健在的话,多数家庭都会心照不宣地实行轮流制。这事实上也说明,大家都能预见到双方老人共同带孩子的风险。那么,在这个家庭中,为什么明明孩子的妈妈也在带孩子,还需要孩子的奶奶和外婆同时担此重任呢?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人多力量大,多一个人多一双手,孩子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其二,恐怕多少还有点“拼”的意味在里面,我妈帮忙了,你妈怎么不帮?所以为了公平起见,双方家长都得派出“代表”参加。

这是很多家庭常见的一幕,但是容易让人忽视的是,在一个以孩子为绝对中心的家庭结构中,所有家庭成员的身份似乎都被人为地抹平了,成了孩子的“服务员”,尤其是家庭中的老人,他们的权利诉求和精神困境,更是处于完全被漠视的状态。比如此案中,孩子的奶奶曾因患“烟雾症”,接受过左脑手术,术后失语很长时间,这样的老人适合带孩子吗?没有人关心。更比如,孩子的爷爷和爸爸都表示,孩子的奶奶曾数次表达过“亲家母说话不好听”、不好相处之类的意思,但是有人想过解决吗?也没有。在“一切为了孩子”的语境下,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所有的矛盾都被有意无意地掩盖了。

“奶奶杀死外婆”是个案,但这样的家庭决非孤例:孩子被置于至高无尚的地位,所有的家庭资源都无条件地向孩子倾斜,并且这是一种家庭共识,没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但是所有人似乎都忘了,家庭中的老人其实也是需要被关怀、被照顾的对象。当他们的权利一再被漠视,他们的苦恼无处倾诉,甚至只能接受“被安排”的命运,做着他们所不能胜任的家庭事务时,他们的心理和心态都会失去平衡。所以,“奶奶杀死外婆”不仅是带娃习惯不同,更是老年人精神荒漠化和权利无助化的苍凉写照。

http://news.163.com/16/1030/07/C4K2BFHD000187VI.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