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不要把孩子当成人生失败的出气筒

(2016-09-03 16:03:34)
标签:

杂谈

日前,一组图片有昆明的朋友圈炸开了锅。这组图上,一个黄衣小男孩努力睁着被打肿的右眼,嘴巴也是肿的,没有受伤的左眼静静地看着镜头,让人心疼。此外,还有孩子的背都有被打的红印,腿上有被打破的痕迹,让人心惊。经网友证实,发图者正是那个打孩子的父亲。(昨日春城晚报)

特殊的身份,加上强烈的视角冲击,让每一个看到这组照片的网友都怒不可遏。父亲对孩子实施家暴,本来就是不可容忍之事,打完孩子还晒到微信群,我想象不到还有比这更无耻更变态的事情。

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围观此事的网友并未袖手旁观,而是自发地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对事件真相的调查,并协助妇联对打人者进行了批评教育。整个过程有理有节,既未出现“以暴制暴”式的过激行为,也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十分值得赞许。这其实也表明,这个社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冷漠,人与人之间仍然有守望相助的精神。当然换个角度看,网友之所以挺身而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起家暴突破了很多人的道德和情感底线。

事后,打人者流露出悔恨之心,并表示当天喝了酒,想到妻子离家出走,并曾经在外开房,于是把气撒向了年幼的孩子。我愿意相信这是实话实说,但我更想说的是,可能连打人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导致他情绪失控的最根本原因,其实并不是这些外在的因素,而是他失败的人生所带来的一种自我否定和自我放逐,所谓喝酒、妻子在外开房,不过是诱发暴力冲动的一根导火索而已。

居无定所,也没有稳定的工作,长年奔波于各地以打工为生,收入不多且不固定。妻子也没有工作,生活压力本来就大,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更是让这个家庭处于崩溃的边缘。妻子的离家出走,想必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在这样的残酷现实面前,担负养家重任的男人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很容易被生活琐事所压垮,从而接受人生失败的现实,并且会在内心逐渐积累不满与愤怒。而一个自认失败的人,通常都是既自卑又懦弱,他们不敢面对强大的人,而是选择性地把怒火撒向更弱小的人身上。于是自己的孩子就成了无辜的牺牲品,因为孩子不具有反抗能力,打孩子风险小又能满足他们的某种变态心理诉求。这正是可恨之人的可怜可悲之处。

这或许只是极端的个案,但现实中,由于父母自己的人生失败而迁怒于孩子,绝非少数。相当多的家暴中,孩子都是受害者。这其实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不能等闲视之。法律层面而言,即便《反家暴法》出台,依然会面临一个执法困局。比如说,如果对孩子实施家暴没有达到特别严重的程度,通常只能批评教育,父母的监护权是不会轻易被剥夺的。因为一旦剥夺父母的监护权,孩子有可能处于一种更不利的境地。两难处境之下,只能选择相对最不坏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很多家长打骂孩子,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只是种种生活重压之下的冲动之举。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恪守这样的底线认识:永远都不要把孩子当成人生失败的出气筒。因为孩子是无辜的,你的失败只是你的失败,与孩子没有任何关系。而面对人生的失意与失败,可以有无数种选择,以打孩子的方式逃避是其中最愚蠢最无能的一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