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级越高发得越少,朋友圈也是个权力场

(2016-06-25 01:20:09)
标签:

杂谈

新媒体时代,微信已成为主流的社交工具和信息获取平台之一。和许多老百姓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类信息相比,官员、基层公务员的朋友圈显得很“单一”,除了工作,他们的朋友圈里大多是转载类文字、图片,甚少表露个人观点、情感。而且越是高职级,发的东西越少。(《华商报》6月13日)


职级越高发得越少,应该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视野再放大一点,不仅仅是体制内的官员,体制外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比如在一个单位里,领导们的朋友圈一般来说都比较冷清,很多时候完全就是一个摆设,反倒是普通员工发得更勤快一些。很难说发朋友圈有什么特定规律,但“朋友圈的活跃程度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成反比”,想必与大多数人的感受是一致的。


相比“职级越高发得越少”,官员的朋友圈“除了工作,大多是转载类文字、图片,甚少表露个人观点、情感”其实更值得关注。这表明,官员不爱发朋友圈不单单是习惯问题,更多的是出于对朋友圈的一种排斥和自我保护的心态。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不难理解。朋友圈作为一个虚似的空间,说到底还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馈和折射。职级越高的官员不爱发朋友圈,不愿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现实生活中也往往会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密,不会轻易表达喜怒哀乐。原因是多方面。一者,职级越高,受到的关注度就越大,但凡有点观点表达,就很容易被过度解读。比如新闻中就有一名厅官因为转发了一则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结果被许多人解读为官方对此事的态度,从而再不发朋友圈。


二者,在传统价值观里,低调、隐忍、少说多做,往往被视为官员的美德,而个性张扬、特立独行,尤其是性格鲜明、外向的官员则不太能得到体制内的欢迎。在这样的官场语境下,官员群体会本能与朋友圈保持距离,以给外界一种稳重、有城府、能干大事的形象。


简而言之,官员对待朋友圈的态度,是根据自我定位和外在评价来决定的。朋友圈作为一种社交工具,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展示,每个人发朋友圈都不由自主地带有一定的诉求,无论是晒幸福、晒美食还是表达个人观点,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刷存在感,获得身边人的认同。对普通人来说,发个朋友圈目的通常都很单纯,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而对官员来说,由于是资源分配者,属于有优越感的阶层,他们一方面不缺少这样的认同乃至恭维,另一方面,他们面对的是更不愿意发朋友圈的上级,肯定就会顾忌重重,本能地就会对朋友圈敬而远之。


对官员来说,朋友圈跟酒桌一样,同样是一个需要拿捏分寸、张驰有度的权力场。而所谓“职级越高发得越少”,暴露出仍然是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官场陋习和权力潜规则。比如一切行动看指挥,置身于官场之中,官员很难有个人独立的表达空间,甚至其个人生活与喜好,与其官场身份是完全割裂的。再比如权力神秘化。朋友圈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包装、自我宣传的平台,但显然,我们的官员还不善于展示自己,习惯于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即便面对家人和朋友,也常常是一幅官样面孔,以至于我们的官员看上去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与其说公众希望看到官员多发朋友圈,不如说我们希望看到更生动、更人性化、更接地气的官员。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6-13/doc-ifxszkzy517864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