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货泛滥全怪消费者太贪心?

(2014-11-24 21:46:30)
标签:

财经

电子商务集团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日前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言称,互联网上假货泛滥归咎于易受骗和“贪心”的消费者,“二十五块钱就想买一个劳力士手表,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你自己太贪了”,并补充称,他的公司向买家提供辨别真假的工具。(凤凰财经11月21日

 

有趣的是,记者在淘宝上查找5分钟,就发现了78美元的香奈儿(Chanel)手表、29美元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手袋和6美元的迪奥(Dior)香水,但怎么也找不到25元人民币的劳力士(Rolex)手表。举个例子都不靠谱,至少说明马云对假货泛滥的辩护是不严谨的,或者说他并没有认真对待消费者的诉求,这也注定了这场争论从一开始就缺乏对话基础。

 

从消费者的角度说,并非人人都如马云般富有,“花钱是一种烦恼”,因而追求价廉物美,其实是一种正常的消费心理,当然也会因此而受骗上当。至于说“贪心”,希望以很便宜的价钱买到昂贵的物品,这很大程度上也与信息不对称有关,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一件奢侈品的真实价格究竟是多少。这可能是一种人性的弱点,但决不应该成为假货泛滥的理由。最起码的逻辑,制假售假是违法犯罪问题,而“贪心”则是个人自由,两者不可能构成对等关系,当然也就不能互为因果。

 

把假货泛滥归咎于消费者易受骗和“贪心”,最不应该说这话的就是马云。电子商务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消费者的“贪心”。以淘宝为例,最成功的关键一步就是实行免费政策,减轻了商家的经营成本,进而能以最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连续6年的“双十一”,销售连新高,俨然成为消费狂欢节,说起来也就一句话:低价销售。不夸张地说,没有消费者的“贪心”,就没有马云的今天。一边利用着消费者的“贪心”,一边责备消费者的“贪心”,显然不够厚道。

 

马云的另一个理由是,淘宝一年销售额达到2000亿美元“说假货多的人,肯定基本上从未在淘宝上买过东西。”因为消费者有“判断的权力”“如果有假货,每天淘宝的销售额能有六七十亿元?”前一句完全是强词夺理,后一句则属于逻辑不通。有没有假货能通过销售额来检验吗?此前不久,阿里巴巴表示,“公司认真对待仿冒品问题,一经发现,会立即把这些商品从我们的生态系统中剔除。”——如果没有假货,何来认真对待?以此审视马云的话,颇有点自我打脸的意味。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表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马云一直是这样的典范。因而此番马云抛出这样让人无法接受的观点,颇值得玩味。一方面,电子商务正处于发展的巅峰时期,而马云属下的阿里巴巴则占据了电子商务的半壁江山,甚至是标志性的企业,又刚刚在美国上市成功,正可谓“春风得意马蹄急”,“人生赢家”马云难保没有一点得意忘形。另一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电子商务离不开消费者,消费者其实也离不开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事实上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强大的消费依赖性。在这个意义上说,电子商务企业与一般的企业所不同的是,它已经不需要再去取悦消费者,因而也就能不惮于得罪和挑衅消费者。

 

马云的“假货泛滥是因为消费者太贪心”,本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一阔就变脸”。当然,这种“阔”并不是指马云成了中国首富,他还不至于这么肤浅,而是说当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强大的到没有什么阻力可以阻挡他前进,甚至是无欲无求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也是最危险的时候。马云,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代表,以及企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符号式人物,咱能谦虚一点,不一阔就变脸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