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交保卫战”需从人的角度入手

(2014-07-18 11:57:38)

针对少数地方近期接连发生公交车纵火案件公安部日紧急部署进一步加强地铁公交安全保卫工作。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全面提升防控等级进一步强化重点物品、重点人员管控。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提请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在每列地铁列车、每辆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新京报》7月17日

 

从成都到厦门,从杭州到广州,每一起公交惨案都焦灼人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公交车是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且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有人蓄意纵火之类的犯罪活动,往往不易逃生,危害后果不堪设想。也正因为如此,公交车成公共安全重灾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是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慌感。有鉴于此,加强安保力量,从而提升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所的防控等级,理应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公安部的布署工作来看,无疑很有针对性。譬如在重点车站推行民警定点安检盘查,组织群众群防群治,加大对危险品的管控,等等。当然,相比这些常规动作,“每辆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最受舆论关注。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起到排除安全隐患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犯罪分子也是一种心理威慑。鉴于公交车的高风险性,像反恐一样保障公交安全,显然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只是,再好的举措,要想真正起到保卫公交安全的目的,关键仍在于执行和落实是否到位。以配备安全员为例,从理想情况看,这固然相当于加设了一道安全防线,但就现实而言,繁忙路段的公交车载客量非常大,一个安全员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必须正视的一个事实是,由于收入不高、工作强度大,公交司机是个颇有怨气的群体,在北京等不少城市公交司机也处于短缺状态。安全员的收入待遇肯定不会比公交司机高,他们的责任心和素质如何保证也很是一个疑问,这个问题倘若不解决,“安全员”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摆设。

 

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加大安保力量,必然意味着资金投入的增加。如果长期实行,这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投入。那么谁来落实和保障,会不会成为一个瓶颈?校车问题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如果制度上是完备了,但资金不到位,最终难免不出事就能拖就拖,一出事就后悔不迭的困局。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保卫公交安全,不仅要有技术层面的改进,还要有非技术层面的提升。这其中人的因素至重要。事实上,由于特殊环境,发生在公交车上的犯罪活动具有突发性乃至“自杀性”的特点,很难从技术角度绝对避免。这个时候,公众的道德素质和公共素养往往能够在特定情况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成都公交纵火案发生后,各地公交车上都配备了安全锤,但很快就发生安全锤被偷的现象。在近几次公交纵火案中,现场乘客也大多是慌乱逃生,似乎无人想到使用安全锤。不得不说,人为原因在客观上也加剧了此类公交惨案的伤亡后果。

 

从人的角度来反思公交安全,还需要加大对社会底线群体和弱势者的关注。几起公交纵火案的肇事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身处社会底线,要么因个人原因成为人生失意者,要么是自感遭遇不公平待遇而诉求又无处表达,因此而心理灰暗,被社会严重边缘化。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并不少,但也正因为他们生活得毫无存在感,更应得到社会的关注,而不是成为被社会遗忘的人。无论是地方政府部门还是社区,都应该建立相应的沟通和对话机制,化解他们心中的戾气。也许一句话、一声问候就能避免一场悲剧。

 

http://news.jcrb.com/jxsw/201407/t20140717_141499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