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副县长辞官,个人选择何以成为公共议题

(2014-07-16 23:33:22)

近日,一份“温州平阳副县长周慧辞职感言”在网上被频繁转发。对于辞官一事,38岁的周慧说:“辞职获批,虽然有点旷日持久,且法定程序尚未走完,不过木已成舟,可以长长地舒口气了,吁……。”周慧在感言中写道,辞官后如同拨云见日,沐浴在春日暖阳之下。(《钱江晚报》7月16日

 

对于身居副县长高位的周慧来说,38岁正是年富力强且大有可为的黄金年龄。而据其同事介绍,“周慧是比较低调的官员,能力和水平都非常好”。这样一名仁途前景一片大好的官员选择辞官而去,不免让人心生惋惜,对于其所供职的地方政府来说,人才的流失当然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然而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人各有志,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官、都愿意当官。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既可以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对社会的贡献也未必小于当官。而从一个更大的视角来看,“副县长辞官”也可视为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人才的不断流动,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组合,这样的社会才正常,而一个人人都想当官、当了官就永远不想离开官场的官本位社会肯定是不正常的。

 

只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在现实中却成了一个悖论。与周慧极力想淡化此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外界对于“副县长辞职”的反应却显得异常的热烈。从网友的反馈来看,质疑者有之,不解者有之,嘲讽者有之,甚至有不少人是在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揣测周慧辞职是否另有隐情。网友如此,其家人也如此,周慧的一名家族长辈将其辞官之举形容为“晴天霹雳”,“大家庭的巨大损失”。

 

子非鱼,安知鱼之苦乐?当不当官,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纯属个人自由,原本是很私人化的事情。从周慧个人的表述来看,做出这个选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悉的结果,然而现在却非常讽刺成了一个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的公共议题。这其实不难理解。对于很多旁观者来说,热议“副县长辞官”无非是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公务员收入稳定福利好,更何况是副县长这样的“有点份量的官位”,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岂能说辞就辞,说不干就不干?这相当于用一种更加无法接受的形式,深深刺痛了公众的不公平感和弱势感。

 

很显然,有两种对“官员”的理解。对于周慧来说,“副县长”不过是一份普通的职业,这个职业同所有职业一样,并不总能尽如人愿,当他感到厌倦,并且有条件重新做出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这其实是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自然流露。而对许多公众而言,“官员”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道耀眼的光环,一种外人无法享有的特权,是赢者通吃的代名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副县长辞官”不可避免地被贴上了“异类”的标签。这其中当然有误解,有过度的想象,但显然也不乏合理性。放弃什么的都有,但有几个人会放弃特权呢?

 

周慧用“拨云见日”来形容辞官后的心情,这固然表达的是个人对新生活的向往,但从另一个层面说,也不啻是一种提醒:还有多少官员生活在阴霾中?还有多少官员怀有“鸡肋心态”,仅仅是因为自身条件不好或者迷恋体制内的好处而选择当官?这对于官员群体的整体素质和行政效率又是不是一种隐患?实现人才正常而有序的流动,固然需要建立良性的公务员退出机制,更重要的还是要打破各种隐性特权,剥离官员群体所享有的非制度化福利和待遇,真正让“官员”回归为一种普通的职业。

 

http://news.sina.com.cn/c/2014-07-16/07313052724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