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撤销地震局”意在倒逼行政公开

(2014-03-04 23:03:20)

“既然地震无法预报,地震局存在的必要性何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此次参会带来了《关于撤销国家地震局的建议》。他认为,国家地震局既负有监测预报地震的责任,却反复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没有履行好法定职责,建议撤销地震局并在中国科学院设置地震研究院从事震前探索工作。(《新快报》3月4日

从两会议政的角度说,“撤销地震局”无疑是一个大胆而锐利的建议,但从建议本身来说,这其实并不是新鲜的议题。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几乎每一次大地震后,地震部门都会因为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的来临而遭到公众“地震局究竟因何而设”的质问,“撤销地震局”有着相当的舆论基础。

然而和网友的情绪化表达不同,朱列玉代表建设“撤销国家地震局”是以数据和事实作为支撑,这表明,他并非故作惊人之语,更不是为了迎合民意,而是以实际行动来参政议政。在这份5000多字的建议中,朱列玉主要提到两点:一是一个以预报地震为主要职能的部门,不仅从来没有预报过地震,反而多次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并且与抗震救灾的多项行政职能也由其他政府部门承担,可谓在其位没有谋其职。二是近年来,国家地震局的行政预算支出一直居高不下,从2010年的24.1亿元,2013年40.86亿元,数字直线上升,并且只有12.8%真正地用在了地震预测与救援的事务上,有花巨资养闲人的嫌疑。

朱列玉提出的这两点有理有据,直抵地震部门的要害,无疑很具说服力。但客观地说,“撤销地震局”或许仅仅是一个建议,离真正实现还很遥远。机构调整尚且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遑论撤销?目前,我国从国家地震局到省、市县一级的地震机构多达二千多个,人员更是难以计数,一旦撤销,人员安置、资产处理及机构重组,都将是问题,操作难度极大。更重要的是,尽管美国、日本等国没有专门的地震局,但地震预报和研究工作仍有相应的部门来承担,撤销地震局,由哪一个部门来接替这些工作,又是否能有效避免同样的问题?倘若不能,只是换一块牌子,那么撤销的意义将极其有限。

与其咄咄逼人地争论地震局该不该撤销,不如退一步想:地震部门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而存在?较真一点说,如果仅以履职情况和行政开支作为判断一个部门存在标准并不公平。不仅地震局,许多部门都将面临拷问: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断,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该撤销吗?房价居高不下,保障房也丑闻频出,住建部该撤销吗……这样的类比显然是很极端的。理性一点说,地震局从未预报地震,并不能说明他们什么都没干以及没有存在的价值,公众的质疑,其实源于知情权的焦虑:不知道你们干了什么,怎么干的,就看见花钱了,能没意见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撤销地震局”建议的最大价值,在于倒逼行政公开。从道理上说,除非涉及国家秘密,政府部门都应尽可能地做到行政公开,满足纳税人的知情权。但现实是,像地震局这样的部门,长期以来在公众眼中都非常神秘化,也较少受到社会监督。越是信息不对称,就越是容易造成误解和误读。行政公开一方面可以消除误会和成见,更重要的是厘清职责,合理分配资源,从而提高行政效率。朱列玉在建议中所提到的诸如履职问题,行政开支过高的问题,毫无疑问都应该得到回应,否则,“撤销地震局”的争议将一直进行下去。

 

http://news.sina.com.cn/c/2014-03-04/042729613926.shtml#albumpage=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