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辟谣失实报道须拿出权威数据

(2013-06-04 18:39:44)

62日,有媒体报道称,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专家称,司法事务中绝大部分收买人都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被追究也是比较轻微的行政处罚,惩罚性荡然无存,犯罪成本很低。对此,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表示,“数字严重失实”。(《法制日报》6月4日

陈士渠的辟谣依据有两个,一是微博的反馈。“目前儿童失踪被拐基本都发微博,会有网友立刻转发给我,看看我的微博,发案很少。”二是根据出生人口的估算。“中国2011年出生人口是1600万,按照媒体所称的统计数据每年20万,那就占到每年新生人口的1.25%,随便挑几个小学问问,他们学校有多少人被拐了,都知道这数字严重失实。”

怎么看,陈士渠的辟谣都像是一种自以为是。每年失踪儿童究竟有多少,这既是一个统计数据,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和搪塞,岂能用“微博转发”和“随便挑几个小学问问”这种毫无科学依据可言的方式来论证?媒体提供的“每年失踪儿童20万”未必准确,但相比之下,陈士渠的辟谣则更加不可信。因为媒体的公开报道至少表明了一种“文责自负”的态度,而陈先生的辟谣则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想当然”。

“中国每年失踪儿童20万”究竟有无失实,这需要拿出权威数据来论证,而不是逞口舌之勇,更不是拿着“公安部打拐办主任”的身份压人。身为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对这个问题当然更有发言权,但越是如此,其毫无说服力的辟谣就越是让人困惑和焦虑。正如陈士渠在微博中称,“媒体发布数字应先核实真伪”,可问题是,没有权威数据,媒体到哪里去核实真伪呢?更进一步追问,每年失踪儿童有多少难道不是公共信息吗,为何连权威部门的权威人士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显然,答案只有两个。一个是无法公布。全国各地范围的失踪被拐儿童分布比较分散,要么地方上的公安部门未做好及时有效的统计工作,要么公安部的相关主管部门未做好的信息联网工作,从而导致数据不全,就连公安部打拐办主任对此都是一头雾水。倘若如此,只能说明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严重不到位乃至失职。

另一个是不便或不想公布。从道理上说,公安部门对每年的失踪被拐儿童的数据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否则成立打拐办的意义何在?但是因为这个数据关系到工作业绩和社会评价,无论是10万还是20万,都会很敏感,都会不同程度地引发公众的一种恐慌感,所以出于安抚民意的“善意”,干脆把它当成“秘密”捂着盖着。这可谓是一个万全之策,因为在不主动公布的情况下,外界的猜测就成了无的放矢,怎么说都会是错的。可是这样一来,公众靠什么监督公安部门的工作效率?公安部门又何来工作压力和动力?儿童失踪被拐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与职能部门这种工作作风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动不动就指责媒体传播假新闻,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权力惯性。但在指责之前,不妨先自省:权威声音为何习惯性缺席?又为何不敢与媒体正面交锋?“中国每年失踪儿童20万”的真实性有待论证,但至少它提起了一个议题。对此,公安部门不该也不能回避。

http://news.sina.com.cn/c/2013-06-04/06592730454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