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长假高速免费是“市场原教旨主义”
(2012-10-09 22:45:07)
标签:
杂谈 |
近日,多家高速相关公司表示,此次长假中首次实行的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企业所受影响金额难以统计。有经济学家认为,行政命令不应干预上市公司,长假高速免费是“世界上最愚蠢政策”。(《新京报》10月9日)
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多处高速公路出现了拥堵现象,让此前颇受好评的免费通行政策备受争议。一部分专家认为,免费通行政策降低了居民出行成本,拉动了旅游业及相关消费,缓解了铁路、民航运力不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长假免费政策是造成出行暴增、高速拥堵的罪魁祸首,这其中,尤以经济学家李稻葵“跳”得最凶。
李稻葵认为,高速公路既不是公共品,也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应该谁受益谁交钱,享受高速公路的是受益人,而且这些受益人都是中高收入的人,有车的人,没有理由进行免费。对于高速公路免费政策影响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问题,李稻葵表示,不能凭一纸行政命令,就干预上市公司,长假高速免费是“世界上最愚蠢政策”。不仅如此,李稻葵还在微博中建议,节假日期间应提高高速公路通行价格,或可涨价50%。
欣赏这种直抒胸意的快意表达,但对其观点却无法认同。首先指出李先生的几个常识性的错误。其一,高速公路即使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品,但至少也是准公共品,这不仅是一种国际惯例,更因为高速公路的投资主体是地方政府,这一点不能因为当下许多高速公路被企业承包经营和上市而改变。也正因为如此,在欧美许多国家,高速公路大多是不收费的。其二,因为高速公路的受益者是中高收入阶层,就没有理由免费了吗?这是典型的逻辑错误,受益者的身份与高速免费没有任何的关系。其三,节假日期间高速通行价格上涨50%,按这样的思路,那么非假期高速是否该下调通行价格?
相比较而言,李先生比较有点技术含量的观点是,行政命令不得干预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的归行政,企业的归企业,政企应当分开,原则上说,行政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能有任何作为,企业可以任意而为,否则,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用经济学的术语说,就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即市场可以自动恢复平衡,不需政府以任何方式进行干预。高速公路不是一个开放的竞争性的市场,而是一个封闭的甚至是独占性的垄断市场。这就意味着消费者没有议价和用脚投票的权利,这样的市场根本不可能自动调节趋向于平衡,只会变得越来越疯狂。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加以适当控制,扭转不正常的供需关系。
高速公路收费,是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的一种无奈之举,国家政策对高速收费的期限有着明确的规定。但现实是,许多高速公路通过“变脸”的方式超期收费,已然把高速收费当成了一门生意。而在2009年,路桥收费业超越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居三大暴利行业之首。世行专家曾表示,中国是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的通行费可承受性是全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种种迹象都表明,政府对高速公路的管控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此次国庆长假免费,充其量不过是从巨额的不当得利中拿出点零来还利于民,不仅理所当然,而且根本不可能对高速上市公司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就这样还被专家说成是“世界上最愚蠢政策”,恐怕连上市公司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李先生的这个利益代言人当得实在称不上是合格。
国庆长假高速免费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但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免费本身。正如经济学者马光远所说,相关政策对于免费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应对。仅仅规定要免费,但是具体怎么免费,出现了拥堵问题,紧急预案是什么,没有操作上的细化。更重要的原因是,民众可以享受公共福利太少,对免费还不太习惯。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多更常态化的免费,让高速公路真正姓“公”,回归其公益本色。
http://news.163.com/12/1009/03/8DBIU7PT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