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尚未炼成,市长还请淡定
(2012-05-29 21:39:36)
标签:
杂谈 |
据湛江日报报道,5月2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动工建设。湛江市长王中丙多次亲吻拿到的核准批文。据悉,该基地从提出设想到核准,历时34年。该项目由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696.8亿元。
http://news.163.com/12/0528/22/82KIT26I0001124J.html
汉宣帝时,琅琊人王吉和贡禹是很好的朋友,贡禹多次被免职,王吉在官场也很不得志。汉元帝时,王吉被召去当谏议大夫,贡禹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知道自己不久也将受到重用,于是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弹去多年布满的灰尘,准备戴用。王市长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汉时的贡禹大抵相同,但在情绪控制上,今人显然不如古人游刃有余。
从1978年开始,湛江就开始追逐着这个钢铁梦。湛江钢铁基地从提出设想到核准,历时34年。期间,历经数届领导班子的更迭,也遭遇过无数次的激烈竞争。34年的坚持不懈和披荆斩棘,如此一朝梦圆,千辛万苦得来的东西,总是显得特别的珍贵,欣喜自然无以自持。同样可以理解,一个总投资高达近700亿的项目,对于拉动就业人口、提升GDP指数都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价值。而对王市长个人来说,几代人的梦想,如今在自己的任期中完成,这毫无疑问是其从政履历中最为浓墨重彩的辉煌一笔。在现行官员考核机制下,王市长多次亲吻的这一纸批文,实际上也意味着他的仕途前景将一片光明。也难怪,被网友质疑过于夸张的亲吻之举,在王市长看来,竟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
情绪激动的不只是王市长。据说,项目获批的消息传出后,现场很多人都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市委书记刘小华挥舞着双手,兴奋不已,表示“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无比兴奋。我想我们全市777万人都会跟我一样。”刘书记一不小心就“代表”了777万湛江人民,然而777万湛江人民却未必个个都愿意被代表。在新闻跟帖中,就有来自湛江的网友对于此事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乃至担忧。这些理性的声音,我以为值得沉浸在狂喜之中的湛江官员仔细倾听。
无数事实都已证明,大项目未必就一定带来地方经济的大发展,地方GDP指数的狂飙突进,也决不意味着民生利好和民众幸福。钢铁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近700亿的投资,固然增加了湛江的经济体量,拉动了内需,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但与此同时,如何平衡工业大发展与保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需要强调的是,湛江不仅藉此批文跃升为全国最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同时还是全国最大的造纸基地和石化基地,而这些全部都是对环境存在极大破坏的高污染行业。海滨之城湛江还有没有这样的承受力?
还要看到,在钢铁行业,存在着产业雷同、同质竞争、重复建设的问题,这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更重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尽管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但至2010年,全国钢铁产能仍突破8亿吨,远远超过实际需求,越调越多,钢铁行业已成为民众对国家宏观调控议论最多、关注最大的行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湛江钢铁基地年产1000万吨钢的巨大产能,能否带来预期的效益,对于国家整体产业布局究竟是利是弊,仍是一种考验。
公众非议市长亲吻批文这一举动,在意的不是这种情绪化的个性表达本身,而是在过于激动之后,主政官还能否保持对现实的清醒认识。34年的圆梦之路,固然写满坚持与执着,但换个角度看,34年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力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发展格局也早已今非昔比,然而湛江仍然痴心不变,这究竟是为了发展,还是源于一种政绩亢奋?俗话说,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对湛江而言,钢铁尚未炼成,市长还需保持淡定。一定意义上说,700亿的项目批文到手,只是圆了官员的政绩梦,但这与当地民众的幸福梦,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这段路常常是很难跨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