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利润是人民储蓄”像一个真实的谎言
(2011-03-13 00:40:35)
标签:
杂谈 |
央企赚了那么多钱哪去了?为什么全体国民没有享受到央企的利润成果?对于该质疑,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有资本收益就像是全国人民的一笔储蓄,不会被企业内部人拿走,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拿出来。据悉,这是国资委近年来首度就此问题做出公开回应。(《新京报》2月2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2-23/015821996912.shtml
利润高达2万亿,上缴红利仅有440亿——如果说央企在上缴红利上的吝啬让民众愤懑难平的话,那么国资委对此问题的首次公开回应,无异于在民意的怒火上又浇了一桶油。一个耐人寻味的花絮是,该新闻上网后不到半天时间,跟帖已过万,可能由于批评声太过强烈,以至于门户网站最后不得不关闭了网友跟帖功能。
平心而论,“央企利润是人民储蓄”的说法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理论层面,它承认了央企利润归全民所有这个不争的事实。但就现实而言,我们又不得不无奈地承认,除此之外,它更像是一个真实的谎言,处处散发出“忽悠”的意味。
最直白的道理,如果央企利润是全国人民的储蓄,那么包括你我在内的人民都该有自愿存取的自由。但事实上,这样的权利何时兑现过呢?固然,这样的权利不可能通过每一个个体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向国家财政上缴红利来实现。但问题是,随着央企盈利能力的逐渐强大,民众要求提高央企还利于民的呼声此起彼伏,权利表达已经足够充分,何以央企上缴红利的比例在数次提升之后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央企利润是人民储蓄”其实就相当于画了一个金光灿灿的“饼”,然后告诉你,钱是你的,但是永远取不到。不知道这是对民意的践踏还是对民意的嘲讽。“储户”当成这样,真可谓十足的悲哀。
退一步说,就算我们这些“储户”取不到属于自己的钱,用国资委的话委婉地说是“在需要时可以随时取出来”,至少得让让我们相信,数以万亿计的央企利润是被妥善保管的,不算是过份的要求吧?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中石化大楼里安装的价值1200万的天价吊灯,看到的是日益悬殊的行业收入差距,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市电力局400余名员工就瓜分了高达6亿元的国有资产……就算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把这笔“储蓄”当成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期存款,只是到了“需要时随时可以拿出来的”时候,恐怕已经严重缩水了吧?
网上有个段子说,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到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前者成功了叫导师,后者成功了叫老板。对比之下,我惊讶地发现,央企就是全国人民的老板,而国资委现在正跃跃欲试地充当全国人民的导师。两者一唱一和,配合得还真是天衣无缝。只是可怜了我们这些小民,钱装进了别人的口袋不说,还时不时地接受教育,冤不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