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教授联名举荐”为何成就不了一段教育佳话

(2010-09-06 00:53:51)
标签:

杂谈

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省招办拒绝投档。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知情人士透陕西省招办的一些顾虑:如果这次为孙见坤开了这个口子,条子生关系户等腐败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来年将冒出更多的特例。(《中国青年报》825日)
    http://news.qq.com/a/20100825/001735.htm?pgv_ref=aio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现在千里马有了,伯乐也有了,却依然无法成就一段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佳话。现行教育体制与人才选拔之间的激烈碰撞,通过一个极端的案例呈现出来,引发了舆论的极大争议。
    虽然孙见坤的遭遇获得了公众广泛的同情和叹息,虽然在是否破格录取的问题网友们各执已见争辩不休,但对于陕西招办坚守制度底线的作法,还是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理解和赞许。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界上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它不完美而轻易地就突破它。事实上,有制度公平才有个体公平,现实中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正是源于制度的失守和坍塌。从这个意义上说,陕西招办所担心的,如果这次为孙见坤开了这个口子,条子生关系户等腐败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倒并非杞人忧天。
    但我更愿意相信,制度其实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更非冷酷和无情的代名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几年前引发极大争议的孕妇被拒签致死案,先签字后手术的医疗行规被舆论斥为制度僵化的极致。做制度的主人而不是做制度的奴隶,我以为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制度执行者。从根本上说,现行高招制度虽然遵循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最终目的仍然是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因而决不排斥特例和天才。最关键的问题只在于操作层面,譬如是否公平透明,是否经得住舆论的监督。
    孙见坤的国学水平已经得以各个层面的认可,复旦大学也同意接收,而8名教授的联名举荐更是一次罕见的壮举,无数事实都证明,即便是反对者,恐怕也不能否认,如果复旦录取孙见坤对双方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而陕西招办所担忧的腐败问题则是一个伪命题,录取孙见坤确有可能导致条子生关系户冒出来,但这不是孙见坤的责任,而恰恰是招办自身管理能力的问题。
    制度应该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更新的,如果谁都不敢去触碰,谁都不愿去尝试,那么制度永远是那个制度,不仅无法保证形式上的公平,事实上还会酿造更多的实质不公平。现行高招制度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然而一个值得深思的对比是,一方面,呼吁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举步维艰缓慢前行,生怕越雷池半步,另一方面,各类千奇百怪的高考加分项目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许多地方招办更是屡屡沦为腐败重灾区。许多天才、偏才、怪才因为制度的原因,被挡在高校的大门外,但另一些权贵子弟却同样因为制度的原因而瞬间成为武林高手体育健将,得以大摇大摆地进行名牌大学。是的,很多时候,制度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成了资源分配的工具,这或许才是8名教授联名举荐都保不住一个天才的根本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