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娱乐节目的管治边界在哪里

(2010-06-10 18:47:22)
标签:

杂谈

娱乐节目的管治边界在哪里

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 《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 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大河报》610

http://ent.sina.com.cn/c/2010-06-10/09552983596.shtml

 

 

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这样的句式,我们似曾相识,05年超级女声火爆的时候我们见过,07年快乐男声大热的时候我们也见过,现在轮到了时下最热的相亲类节目。正如有网友戏言,哪个节目红,哪里就有广电总局的身影,“广电总局才是娱乐节目的最狂热粉丝”。

 

 

这样的评价未免有些苛刻。事实上,作为电视节目的主管部门,广电总局对娱乐节目的规范性,道德倾向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进行管理,是其本职工作之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激烈的收视竞争下,也确有不少电视节目大打法律与道德的擦边球,社会影响极坏。所以,管决不是问题,问题只在于怎么管,以及管治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公众所反感的是,权力把自己当成了封建大家长,什么都要管,以至于变相剥夺了观众的审美权和选择权。

 

 

分析通知的几个“严禁”和“不得”,流露出的正是这样一种让人担忧的倾向。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这句——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拜金主义确是不健康的婚恋观,但是不是到了不得展示的地步?是不是只有形成了社会性话题,就可以归咎为电视节目在炒作?必须厘清的是,拜金主义婚恋观究竟是电视台的主观倾向,还是符合节目需要的客观呈现?如果是前者,当然封杀没商量,而如果是后者,我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某种意义上说,广电总局其实是夸大了一档电视节目的社会功能。拜金主义的婚恋观不是始于今天,它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必然产物。相亲类节目的出现,也并非推波助澜,而只是唤起了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反思。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几档相亲类节目走红,除了节目新颖之外,我想更大的原因正在于价值观的对抗与冲突。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如果你还想用“绝对正确”的说教方式来制作节目,不仅会削弱电视节目本身的娱乐功能,事实上也等于压制了电视节目应有教育意义。社会有病,不能让电视节目吃药,无视现实,只允许呈现美好的一面,我以为这才是电视节目最大的“欺骗”。

 

 

电视节目的管治边界在哪里?观众有能力判断的地方就尽可能地交给观众去选择,观众不能判断的才有权力的介入。主管部门对观众要有足够的敬意,相信每一个观众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标准和道德判断。报道称相亲类节目引起“极大社会公愤”,这或许就是广电总局此次出手的原因所在,但这很容易解决啊,观念手中的摇控器就是对电视台最好的警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