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者应视“红包”为耻辱

(2007-11-03 20:11:29)
标签:

时事评论

分类: 时评
 

医者应视“红包”为耻辱

11月1日,北京五所医院的负责人,在线与市民交流。对于市民关心的红包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虹认为,医生收取的红包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向病人索要,一种是患者主动赠予。对于索要的现象,在他们医院绝对不会出现。而患者主动赠予红包的现象,医院采取的方法是先取后还”方式,她认为“这是病人一种感谢的心情,要理解”。(《新京报》11月2日)

病人给医生送红包,长久以来都是一个无法根治的无奈现实。客观而言,这既有医方的责任,也有患者一方的原因。就后者而言,在现实环境下,采取“先取后还”不失为一个折衷的好办法,既安抚了患者,也规避了责任。但我无法认同的是这样的说法——“这是病人一种感谢的心情”,在我看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医者都应红包为一种耻辱。

主动赠予医生红包,不外乎两种心理动机:一是希望得到更好的服务,二是手术成功之后表达一种欣喜和感激之情。但作为医者,千万不要错将患者的“感谢”视为发自内心的,而坦然受之。人都是自私的,没有人会为自己设置额外的负担和义务,病人因其脆弱更是如此。

所谓医疗服务,就是说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就是服务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患者付出了多少钱,就应该享受什么样规格的服务。如果医疗市场是足够规范的,医院的信誉是能得到保证的,医生的医德是可以信赖的,那么患者根本无须担心自己所享受的服务会打折扣,更无须用塞红包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担忧。至于意料之外的医疗风险,那是谁也保证不了的,塞多少钱的红包也无事无补。并且,大凡到了要送红包的地步了,必定是个大手术,患者已经花费不菲,实在找不到还要送红包的理由。

很显然,这样的道理谁都懂,患者之所以还要执意送红包,肯定有难言之隐。现在走进各大医院,大厅里基本都能看到“拒收红包”的字样,耳闻目睹的现实也是收红包的医生少了。但这并不意味医生的道德评价的提升,因为对老百姓而言,医疗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他们搞不清这到底是真是假,可不敢随便拿健康和生命开玩笑,唯有送了红包心里才踏实些。而对那些以送红包来表达“谢意”的患者来说,则更像是一个黑色幽默:让患者满意是医院和医生的职责,是本份,患者却要千恩万谢,感激涕零,这分明是要告诉人们,手术不成功是正常的,手术成功是个意外惊喜——可见,患者对医生的要求有多低。

患者给医生送红包,实际上想表达的是对医生的强烈不信任,和对医疗现状的不满情绪,而在博弈资本悬殊的现实条件又不得不为之的一种行为。所以,对医者而言,红包唤起的应该是一种职业耻感和道德鞭策,对医院而言,良好的社会评价就是更多的患者和更大的市场,而非红包的多少。

新闻链接: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beijing/2007/11-02/011@07255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