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时候整治欠薪能变得单纯些?

(2007-11-03 20:10:05)
标签:

时事评论

分类: 时评
 

什么时候整治欠薪能变得单纯些?

 

记者11月31日从省民政厅获知,从今年10月26日开始,全省范围内的整治欠薪专项行动已悄然展开,将历时两个多月,以存在欠薪隐患的用人单位为检查重点,解决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工资问题。(《新快报》11月1日)

 

又到一年年底时。按照惯例,这个时候民政和劳动部门肯定最为忙碌,相关的政策措施需要尽快制订和落实,人力、物力资源需要充实到位,全面而大规模的集中整治行动也将有序展开。勿庸置疑,全国各地的情形也大致如此。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一两月里,“治理欠薪”又将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新闻关键词。

 

在这样一种温暖的现实语境下,我还是忍不住冒着被骂“吹毛求疵”的风险,问一句:整治欠薪的目的是什么?以广东省此次开展的整治欠薪专项行动为例,报道中有这样一句描述:特别防止元旦、春节期间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此次行动冠名为“整治欠薪”,但整治欠薪不过是手段,防止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才是目的,退一步而言,只有能有效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欠薪是否能及时追讨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原来,有关部门真正关心的不是工人们能不能拿到足额的薪水啊!

 

自温总理帮重庆农妇追讨欠薪事情之后,“追薪风暴”一刮就是数年。这固然令人欣慰,但从一个侧面理解,“风暴”之所以一直在刮,也是因为欠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治。高塔维权,太太讨薪队,乃至各类群体性事件等等,千奇百怪的讨薪方式,其实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不可否认,近些年来,随着高层的重视,以及公众权利意识的加强,各地政府部门在解决欠薪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容回避的是,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譬如总是把解决欠薪建立在各种各样的目的之上,而对问题本身则关注不足。某省曾组织过一次万人大讨薪活动,场面蔚为壮观,媒体也竞相报道。可除了吸引眼球之外,我想不到这对于讨薪有什么实制性的帮助,或许组织者也仅仅是想表现一下政府决心吧。

 

这些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无益于欠薪问题的解决,相反还会掩盖一些现实。事实上,整治欠薪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劳动讨回应得的报酬。目的越单纯,问题就越容易得到解决。客观地说,欠薪尤其是发生在农民工群体身上的欠薪,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但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因欠薪此发的,只要政府部门能踏踏实实地解决好欠薪,其它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政府部门之所以把着眼点放在维护政府形象,防止发生突发性事件上,其实还是因为对欠薪问题关注不够,或者对问题的解决信心不足所致。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7-11-01/01391420674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