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近日,在青岛老舍公园等地出现了豪华移动公厕,一座不足10平方米的精致小房子,顶部两块黑色太阳能电池板格外显眼。据称这种公厕价值20万,每座有两个蹲位。公厕豪华美观,却引起人们的争议。大多数市民及游客都认为,作为当前景区紧缺的公共设施,公厕完全没有必要如此“高档”。(《半岛都市报》7月4日)
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形容厕所,一来烂俗,二来搞笑,然而我们还是不得不在此引用一回。20万元的公厕,而且一盖就是四座,想想都很可观,再看看新闻配的图片,果然养眼。但正如老树无风自摇一样,太过诡异的事情总给人一种不祥之感——隐隐地,我们似乎能嗅到豪华厕所中散发的一股股异味。
诚如大多数市民和游客所说,“只要干净、没有臭味、能解决内急就行,其他功能都是画蛇添足!”厕所最大功能毕竟是使用,而不是观赏,在游人如织、一厕难求的风景区,政府部门不把有限的资源花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多盖几座普通公厕,而是用来建造豪华公厕,大把烧钱,何止是一个“画蛇添足”所能概括?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据当地环卫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斥巨资购买这4座豪华环保移动公厕,竟然是为了解决景区旅游旺季时的如厕难问题。很显然,这种解释相当的“无厘头”:如厕难是因为厕所少,而不是因为厕所外观不够漂亮功能不够强大,豪华公厕不仅不助于解决如厕难,反而会加剧如厕难问题的激化——豪华公厕越多,公众如厕就越难,因为公共资金的投入只有那么多。
现实已经给了做出此项决策的官员一记响亮的耳光:本市3年前在栈桥投放的公厕成本只有2.5万元/蹲位,目前这些公厕基本都是超负荷运转。在已经开放使用的一座豪华公厕前,仍然排着长长的队伍,收费员称,在旺季时,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对于那些憋得着急跳脚的人来说,或许再没有比这更“是可忍敦不可忍”的事情了:如果把这些购买豪华公厕的钱,用在多盖几座普通公厕的话,如果景区管理者真的把游客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话,如果……没有如果,只有现实,每年高额的维护成本还将继续以公益的名义,来架空公共利益。
事实上,此时再来探讨豪华公厕的种种弊端已经毫无意义,我们最需要追问的是:当初是谁想出的这个“馊主意”?决策过程是否合乎程序规定?又在多大程度上听取了民意?如果这些问题不弄清楚,我想公共权力还将会被滥用,公共利益还将会处于被利用被漠视的处境。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7/0704/11/3II7GFA400011229.html
前一篇:“不提倡”中隐含的蛮横与无知
后一篇:像对待戴俊一样对待见义勇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