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孩子”寻找凶手

(2007-06-08 18:14:04)
 

为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孩子”寻找凶手

 

6月7日上午,在郑州中原路与大学路交叉口,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乞讨时,7岁儿子犯病死亡。母亲表情麻木,收钱后离去。他曾有过三次生的机会,但是因为家穷,因为社会爱心的疲惫,因为外来务工子女不在救助范围之内,他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 (《河南商报》6月8日)

 

水儿一降生就注定这是一个卑微的生命。就像一颗尘埃,他轻轻地来到这个世界,又轻轻地随风而逝,七年的生命历程还无法诉说太多的告白。母亲转身离去的背影,也在告诉人们,儿子的死虽在情理之外,但确是意料之中。我仍然相信没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的孩子,她麻木的表情下,也许有着太多无法言说的苦痛和悲愤。

 

但是很显然,死在城市的闹市街头,死在众目睽睽之下,死在母亲的身边,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只是,我们找不到凶手。带着水儿上街乞讨,可以被视为他死亡的一个原因,但我们别忘了,他的父母已经为他治病花去了8万元,并且一直努力而艰辛地在寻求一线生机,这只能说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错误但无奈的举动。面对越来越多的乞丐,越来越多的骗局,人们会有顾虑,会多心,充满不信任,似乎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而一纸“申请郑州的疾病救助,必须有郑州市户口……外来务工子女不在救助范围之内”的明文规定,也理直气壮地将水儿挡在了政府救助的大门外。

 

家境的贫寒不可能在短时间得到解决,社会爱心也终有疲惫和厌倦的一天,而制度又通常是冰冷、机械和不容侵犯的。这些看上去都说得过去的理由,在昭示着生命脆弱的同时,也宣告了我们的社会神经是何等的坚挺。我没有资格也不想指责谁,我只想以一个看到这个悲剧的公民发问:当一个家庭为孩子治病降入一贫如洗的境地,不得不流落到异乡以乞讨为生时,是不是该有人过问一下?当这个家庭在走投无路之时,都还不知道何为“正确的求助方法”时,有关部门是否会感到脸红?当我们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之时,为何容不下一个七岁农村娃的生存空间,哪怕给他一丝希望?一个孩子病死街头,究竟是一个不可避免发生的悲剧,还是和谐社会下的一个莫大的嘲讽和耻辱?

 

再卑微的生命也是生命,再贫贱的生命也是无比宝贵的,也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但在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处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被人为的冷漠和制度的坚壁推入了另一个世界。不可容忍之处,不仅在于悲剧本身,更在于我们这个社会竟然坦然地接受了这个悲剧,竟然没有人会为此担责。专家说,“救助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专家说,“应该规范乞丐市场”,我说,如果社会的道德感在集体堕落的话,任何制度和手段都是苍白无力的。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7/0608/08/3GEURG23000112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