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既不能把市民当犯人,也不必当贵宾

(2007-05-12 01:55:04)
分类: 时评
 

既不能把市民当犯人,也不必当贵宾

 

5月10日、11日,《中国青年报》连续刊登名为《陕西咸阳市执政为民纪实》的报道,11日的报道中提到:2005年7月,任职陕西省咸阳市市长期间,张立勇作出一个让全市人民都大吃一惊的决定:废除在咸阳有着50多年历史的门卫和传达室制度。记者近日在采访时看到,如今的咸阳市政府大楼,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出入,以前“像审犯人一样让大家登记”,“现在像是在贵宾室一样。”

 

不得不说,在绝大多数地方政府门第森严,老百姓难得一进的当下,咸阳市打破常规,开风气之先的作法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市民们在出入市政府大楼这个问题上所经历的巨大反差,折射出的是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从积极的角度看,市民能够自由出入市府大楼,固然拉近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距离,表现出了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一面,但在笔者看来,市民就是市民,既不能“像审犯人一样”粗暴对待,也不必“像贵宾一样”无限拔高。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市政府(当然也包括其它政府部门)大楼是公共机构所在地,事实上就是一个办公地点,其存在的意义非常明确:就是为全体市民办事的,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般神秘。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市政府大楼与餐馆是不同的,餐馆必须想方设法取悦顾客,吸引顾客来消费,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包括给予贵宾待遇;而老百姓到市政府大楼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有则来,无则不来,不会为了享受一下贵宾待遇而多跑几趟市政府。

 

因此,对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而要实现这一点,显然要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办事效率上多下工夫,事实上这也是对政府部门最起码的要求。公众一直以来对政府部门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抱怨,正是因为许多政府部门没有达到最起码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市民们要的是“市民待遇”,而非“贵宾待遇”。政府部门应当相信绝大多数市民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他们不会在公共资源还比较紧缺的情况下苛求“贵宾待遇”。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杯茶足矣。而且很显然,待遇上的提升并不必然带来问题的更好解决。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如果政府部门认为应该像对待“贵宾”一样对待市民,随之带来的是行政成本的增加。举个小小的例子,在咸阳市市政府大厅内,有近40人坐的沙发,表面上看这是尊重市民,为市民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环境,但事实上利用率有多高?我当然相信这是出于善意的初衷,但是不是会有一些地方为了体现“亲民”意识,再发挥一下,装上数字电视,中央空调呢?倘若如此,意义就完全变味了。因为说到底,这些投入都来自于老百姓。

 

说到底,拆不拆传达室,有没有沙发,都只具有形式意义,关键在于政府心中有没有百姓。执政为民是个宏大的课题,咸阳的作法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思考,并且很显然,这种思考还要一直持续下去。

 

新闻链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05/11/content_175604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