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时评 |
别把目光落在易中天们的钱袋子上
6日,在易中天《品三国(下)》广州签售会上,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易中天一年多累计收入2000万元。7日,这位负责人给记者打来电话,对这一说法做了“更正”:易中天2006年和2007年两年写书的收入是2000万。(南方网5月8日)
钱钟书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眼下,关于易中天一年挣多少钱之辩,又是报料又是更正,搞得不亦乐乎,似乎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学术“超男”、“超女”们也正在面临类似的困惑:越来越多的目光转向了他们这些下蛋的“母鸡”本身,而对他们下的“蛋”如何却兴趣不再。
易中天以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三国”而一举成名,红透大江南北,收获粉丝无数,一时间风头丝豪不输于一些当红娱乐明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对“易中天现象”大致也是两种分立的态度。媒体形象地送其学术“超男”的称谓,亦褒亦贬,倒也十分贴切:既表现了其在普及经典文化方面的巨大贡献,也反映了知识分子与市场暖昧结合的媚俗一面。但无论易中天对推广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价值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种究于学术层面的探讨
无疑还是十分有益的。
然而随着人气的持续攀升,对易中天的关注也日趋边缘化、隐私化,甚至是八卦化。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似乎都已经不再有耐心有兴趣就作品和学术价值来谈论易中天,而更多的是在诸如一年挣多少钱等问题上大做文章,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遗憾。能够理解,人红是非多是一个社会的常态,在舆论的聚焦下,像易中天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哪怕是生活上一些琐事都不会被轻易放过。但说到底,即便天价,收入也属于个人隐私,谈论别人的隐私本身就是不礼貌的行为,随意透露更是有不道德的嫌疑。
易中天一年挣一千万还是两千万,其实并不重要,更无须正经八百地澄清,重要的是天价收入的背后,所传递出的知识含量和文化信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易中天说自己是对一些学者是“颠覆”,“一些人就看到我现在突然热了,其实我准备了十年啊。”如果我们完全脱离这样的事实来谈论易中天的天价收入,不仅是一种十分无聊的猎奇之举,更折射出一种文化焦虑。这种文化焦虑不仅会使一些还没下过“蛋”的“母鸡”们变得浮躁,还有可能让易中天这样已经下过好“蛋”的“母鸡”们失去继续下出好“蛋”的动力和欲望。
让“母鸡”们安心下“蛋”吧,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别管他们吃了多少食,这一个社会应有的文化态度。也唯有如此,我们的文化市场才能真正地热起来,我们的文化品味才会逐渐得到提升。
6日,在易中天《品三国(下)》广州签售会上,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易中天一年多累计收入2000万元。7日,这位负责人给记者打来电话,对这一说法做了“更正”:易中天2006年和2007年两年写书的收入是2000万。(南方网5月8日)
钱钟书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眼下,关于易中天一年挣多少钱之辩,又是报料又是更正,搞得不亦乐乎,似乎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学术“超男”、“超女”们也正在面临类似的困惑:越来越多的目光转向了他们这些下蛋的“母鸡”本身,而对他们下的“蛋”如何却兴趣不再。
易中天以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三国”而一举成名,红透大江南北,收获粉丝无数,一时间风头丝豪不输于一些当红娱乐明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对“易中天现象”大致也是两种分立的态度。媒体形象地送其学术“超男”的称谓,亦褒亦贬,倒也十分贴切:既表现了其在普及经典文化方面的巨大贡献,也反映了知识分子与市场暖昧结合的媚俗一面。但无论易中天对推广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价值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种究于学术层面的探讨
无疑还是十分有益的。
然而随着人气的持续攀升,对易中天的关注也日趋边缘化、隐私化,甚至是八卦化。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似乎都已经不再有耐心有兴趣就作品和学术价值来谈论易中天,而更多的是在诸如一年挣多少钱等问题上大做文章,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遗憾。能够理解,人红是非多是一个社会的常态,在舆论的聚焦下,像易中天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哪怕是生活上一些琐事都不会被轻易放过。但说到底,即便天价,收入也属于个人隐私,谈论别人的隐私本身就是不礼貌的行为,随意透露更是有不道德的嫌疑。
易中天一年挣一千万还是两千万,其实并不重要,更无须正经八百地澄清,重要的是天价收入的背后,所传递出的知识含量和文化信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易中天说自己是对一些学者是“颠覆”,“一些人就看到我现在突然热了,其实我准备了十年啊。”如果我们完全脱离这样的事实来谈论易中天的天价收入,不仅是一种十分无聊的猎奇之举,更折射出一种文化焦虑。这种文化焦虑不仅会使一些还没下过“蛋”的“母鸡”们变得浮躁,还有可能让易中天这样已经下过好“蛋”的“母鸡”们失去继续下出好“蛋”的动力和欲望。
让“母鸡”们安心下“蛋”吧,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别管他们吃了多少食,这一个社会应有的文化态度。也唯有如此,我们的文化市场才能真正地热起来,我们的文化品味才会逐渐得到提升。
前一篇:你的英雄未必是我的英雄
后一篇:既不能把市民当犯人,也不必当贵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