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被争论得沸沸扬扬的北大名家作文班寒假班,换名“青春写作旅”,将于明年1月31日继续开班,学费由4900元调低至2800元。这是记者今天从“青春写作旅”组委会在北大百年大讲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中国青年报》12月20日)
10天收费4900元的“天价写作班”,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广泛质疑,被公众称为“圈钱而不是教育学生”。因此,当看到降价的消息后,笔者本能的反应是,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天价写作班”终于是有所收敛了。
事实证明我太幼稚了。据组委会负责人吴涛透露,和今年7月开办的第一期暑假班不同的是,明年的“青春写作旅”学时由10天缩短至7天,学费由4900元调整为2800元。价是降了,但时间也随之变短了。看到这里,不由得让人对组织者精明无比的商业头脑大为叹服:算起来每天的收费并没有少多少,但近一半的大幅度降价却是十分得夺人眼球。本着薄利多销的基本商业原则,不仅不会亏,兴许还会赚得更多。
这还只是雕虫小技,更大的构想还在后面呢。面对舆论的指责,负责人解释说:“第一期我们亏了几千元钱!”原来,第一期写作班招生28人,收学费12万余元,其中刊登广告花费10万余元,租场地花费1万余元,结果连一些教授们的上课费都没有支付。不管亏本的事儿是真是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所谓“写作班”实际成本实在是低得可怜,12万的学费,光广告费就花去10万。如此看来,降价不过是玩了个商业技巧,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啊。这不禁又让人对组织者的“敬意”多了好几层,想想咱们还在为区区4900元耿耿于怀,岂不知人家早已作好“钱景”无限广阔的商业规划,那将是成百上千乃至上万个“4900元”——相比之下,真为自己的目光短浅感到无地自容。
不过有一点似乎不得不提:当“天价写作班”招收的学员越来越多的时候,组织者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和精力来教好他们?写作多少还讲点天赋和兴趣,组织者如此揽财,必然会不加选择地收得越多越好,这样能做到因材施教吗?孩子们能学到真才实学吗?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这个“天价写作班”表现出的商业能力远比学术能力要突出显眼得多,为何不直接办个“天价营销班”呢?难道换个“写作班”的马甲更有吸引力?
后一篇:“有困难找政府”无损于英雄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