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商业要做个“戴尔6名高管跳槽至联想”的专题,邀我分析一下,个人认为,这系列挖人事件,对于都处在变革期中的戴尔和联想而言,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1、戴尔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创新原点。在迈克尔.戴尔早期的自述里,非常强调员工的归属感,屡次强调“士为知己者死”、“员工:最大的威胁与资产”,并表示要投资于员工在三个层面:责任、荣誉和有福同享。但现在,这种愿景被“业绩为王”的文化压得不知去向,甚至被成为三大“火坑”之一,导致员工归属感弱。阿梅里奥显然深谙戴尔软肋,所以频繁挖人。
2、联想挖角也暴露出其软肋,这一点也是戴尔的攻击点,也的确直指联想要害——海外全面亏损。对现在的联想而言,联想合并IBM
PC成败的关键,不在中国,而在海外。海外市场的成败也事关阿梅里奥的职业前景,必须全面进攻,并寻找新的模式。从目前的布局来看,阿梅里奥的布局还在继续。
3、联想的进攻战略。联想集团收购IBM
PC后,一变而成为全球PC市场第三大公司,一哥戴尔一直是联想的劲敌,联想上半年透过减价在中国战场向戴尔发动猛攻。在海外,联想则采取“挫敌壮己”的策略,挖竞争对手的人才,既可以配合自己发展,又可以打击对手,一箭双雕。事实上,联想通过挖角策略,冲淡将会失去蓝筹地位的不利消息,联想的股价也悄然上涨,挑战3块的阻力区。
4、杨元庆的进攻风格在清晰。这是一出“借刀杀人”计的现代商业版吗?也许是。有香港媒体做出这样的肯定:杨元庆一向做事主动及果断,与前主席柳传志的学者型风格不同,而联想要在强敌环伺之下打出血路,杨元庆正是这类人选。不管如何,杨元庆的悬念依然在未来。
6名高管先后跳槽至联想的戴尔高管:
威廉·J·阿梅里奥(戴尔高级副总裁)——现联想集团总裁兼CEO
David D. Miller(原戴尔中国总裁)——现联想亚太地区总裁,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
David Schmoock(原戴尔公司副总裁)——现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
童夫尧(原戴尔中国华东区销售总监)——现联想大中国区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业务部总经理
Sotaro Amano(原戴尔日本家用及商用销售业务总监和戴尔宫崎客户服务中心执行董事)——现联想日本有限公司总裁
Christopher J. Askew原戴尔副总裁——联想全球服务部门高级副总裁
前一篇:病毒营销新玩法:以性感的名义
后一篇:从公关角度看富士康诉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