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杀毒软件互联网特性免费用户数量用户习惯产品无过it |
文/齐飞
好久没更新了……真的是好久,互联网上的东西看得也少了,说了也跟没说一样,没体会就没价值。所以就从自己电脑上使用的杀毒软件说起吧,这还算有点体会。
最近才发生的一件事情——瑞星所有的免费版本全部收费了,印象中我下载的号称为迅雷版的瑞星,曾经声称免费六个月,不过偶使用好像也就三个月……这次免费瑞星连带迅雷的信誉在我心中都差了很多。偶然记起我的QQ上有过金山毒霸的免费六个月使用权限,匆匆下载下来,发现已经过了申请期限……
其实是一件小事情,却从中体现了多个方面的趣味,展示了互联网发展下的某些特性。
特性一:产品无过理论。
作为一个普通的网民,我真的搞不清楚如何去评判一个杀毒软件的优劣,看不懂新版本推出的那些新技术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更无法去比较多个杀毒软件间孰是孰非。印象中,瑞星、金山毒霸都说过通过什么杀毒软件认证,而且又都获得过多个媒体评选的奖项,因此这方面的公信力越来越差。
相反的,网民的判断标准仅仅是,如过自己的计算机在拥有杀毒软件后被搞得崩溃,这个杀毒软件被病毒杀了,显然这样的产品有了过失,就相当糟糕了。而在去年,病毒相当的猖獗,无过对于软件来说有些苛求……
因此,言而总之,选择一个杀毒软件,我们看不懂它应用了多少新技术,也不会去做徒劳无功的比较,貌似更多的是靠习惯,随性而为的习惯。而只要一个杀毒软件被病毒杀了,导致机子崩溃,那么抛弃它就很简单了。所以对于杀毒软件来说,保证用户数量的关键在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特性二:用户习惯理论。
就像刚刚所说,很多时间,我们选择一个杀毒软件,可能就是靠习惯,我们原来用什么,第一次用什么,一般不会更换,也懒得更换,说得经济学些,叫转移成本比较高。尤其是杀毒软件,卸载了再装上实在是太繁琐,因此只要没有大过失,我们都不会选择更换。
因此很多很多的软件的策略都考虑到了用户习惯,希望能从中获取更多的稳定用户与利益。这也带来了免费的怪圈。
特性三:免费怪圈。
杀毒软件的免费,我猜测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当时病毒猖獗,无过变得苛求,软件用户也不再稳定,因此需要推出新版本,用一堆“新技术词汇”使用户稍微回复点信心,与此同时,用免费彻底留住用户。第二个原因就是用户习惯理论,当一个人长时间用这个杀毒软件,而这个杀毒软件无过的话,即便收费,也不会影响用户继续使用。当然这有一个前提,没有一款仍然免费的杀毒软件。否则杀毒软件也会不小心的掉进类似淘宝免费的怪圈。
很显然,瑞星除了许诺的时间未达到这一点瑕疵外,基本完成了任务,脱离了免费怪圈,我周围的很多人都选择了付费,选择了瑞星。(PS:谁都知道杀毒软件肯定要赚钱,而现在只能通过用户付费使用的模式收益)
特性四:用户数量理论。
互联网一向把用户数量当作考察一个软件、一个服务的价值标准之一。但实际上如何利用这样庞大的资源,尤其是有效理由这样的资源,大部分都做得很不够,感觉就拥有一座金山却无法开采。
而这回杀毒软件事件中,就利用了这样的策略。瑞星,我下载的试用版本是迅雷版;而金山毒霸则是给腾讯QQ用户提供免费服务。现在一些网游的运作已经依赖于这样的模式,即“借用”别的软件的庞大用户资源,当然这肯定是要“租金”的互惠合作。
用户数量很重要,我们都知道,庞大的用户对于服务提供者是一座金山,开采才刚刚开始……
PS:
看了看评论晕了……说枪稿的有之,说我叫嚣免费的有之,显然我不可能一边是杀毒软件的枪,一边有叫嚣免费。另外貌似说我推崇瑞星?我说实话哦,瑞星杀毒速度慢的很哦……另外就我还能写枪?厂商的标准太低了吧。
我所能做的就是站在一个普通网民、普通用户的角度交代下我的体验。
可能我最最认同的评论就是:“这篇文章不知所云~~”
这个可能性还大些哈……
:)所以决定继续努力的描述我的意思……
前一篇:校内的战略选择:避优势显弱势
后一篇:垃圾短信与手机广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