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内的战略选择:避优势显弱势

(2007-11-28 12:33:27)
标签:

it/科技

互联网

校内


校内的战略选择:避优势显弱势

文/齐飞


校内与海内,这两个的SNS的PK大战,我认为毫无悬念,因为校内的优势真的很大。不经意的看了下校内的首页,傻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名 诗,结果在校内的首页上改成了“校内存知己”,哪个是原著哪个是“翻译”,这不是明摆着么?像这样把自己的“劣势”放在明面上,而对自己的优势置之不理, 校内的战略选择错的很厉害。


真的搞不懂为什么收购了校内,现在却又蹦出来一个海内。(麦田的推断与预测 相当有趣——如他所讲,他对陈一舟的预测会相当准确。)事情发展到PK了,毕竟校内还是值当初买的那个价码的,因此,有优势很正常,也是显而易见的。劣势呢?就像左边的图片一样,最关键的劣势是“不知道发挥自己的优势,反而将弱点暴露出来”。


校内的优势是什么?是他现有的庞大的用户群体。大四的学生要离开学校了,再做什么呢?找工作或者考研。而如果要推进白领群体的话,就从找工作开始不是比较 好么?校内的定位不仅是“大学生的SNS”、“白领群体的SNS”,而且是“现有用户的SNS”,推出针对公司的网络目的很明显:因为我们的现有用户毕业了,校内希望为其继续提供服务,所以就理所应当的拓展了功能

具体的操作过程举例如下:

  1. 在我们学校,公司的宣讲会总是到处贴海报,其实要有效的宣传,让校内帮他们张贴下网络广告,“绝对精准”。(其实在校园招聘这块市场,校内也蛮有市场潜力,不过为了避免更多的竞争对手、更混乱的局势,选择与招聘网站合作就好了)
  2. 合作的公司只要为他们的每个签约学生搞个实名认证,在校内加入公司的网络就ok。抑或让同一年签约的新人先进入一个预备网络,互相间熟悉下,然后进入公司再正式进入就好。

有效的利用现有用户群体优势是校内PK获胜的关键。不过校内目前却还没有如此的动作,相反却推出了新的页面导航,引起了用户争议。我认为,校内与豆 瓣不尽相同,在校内这样的SNS网站,用户习惯“比较大”,上校内主要还是看看“自己关系的趣闻”。即便改版有其合理之处,改进的过程是不是应该存在两版 本共存的过渡期?突然的变化让很多人不适应了。这个变化说实话让人有点晕。真心期望校内能走出自己的道路,而非急匆匆的跟随别人的步伐,毕竟根据自己的优 势制定的战略更符合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