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观察 5月25日
新浪一直都在进行着小改变,从验证码的语音读取、标签的设立、圈子的信息、圈子中增设的论坛,虽然每一步都很小,但是至少让我感受到了他改变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来,我一直在等,在等一些根本上的变化。总算,昨天让我看到了。他提供了新的服务(好友/名片/小纸条)。
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
这个标题是在《定见》这本书的第十一条,作者认为科技的速度太快,而与之配合的文化速度增长缓慢,这是不和谐的。不过,我觉得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我们需要考察人性上的需求,来与现在的技术配合。发明家之所以被成为发明家,是因为他们发明的是有用的东西,爱迪生的经典故事中总会提到他是由于发明自动投票机卖不出去而“顿悟”。
因此,将技术“商品化”的根本的力量就是寻求需求背后的人性,博客的发迹正是得意于此,其实他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技术,相反,是一个技术门槛很低的东东,但是他更能体现背后人性所爆发出的巨大力量。
看看今天有多少人在用博客吧!《世界是平的》中提到了上传力量,讲到人们对分享的执着。正是这样的人性,把博客带入了第一个高速发展期。事实告诉我们,把握住即便是小小技术背后的人性,亦能够获得相当的价值。
用户的需求是成功(创新)的源泉
新浪抓住了机会,因此他在博客大战中成功了。然而,人们上传的动机却并没有因为梦想完全的激发起来,现实是,很多博客,没有人去阅读,没有人去分享,上传的魅力似乎在逐步冷却。然而,并非所有的博客都如此。
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有魅力的博客,他们上面挂着N长的友情链接,他们的留言内容非常的丰富,他们的评论非常火爆,我们看不到的还有他们的IM好友、准确的说是博友非常的多。
他们并非都是《引爆点》中那种特殊的联络家,都是普通人,或许因为一次偶然的评论而“邂逅”,互访多了而逐步“相识相知”,最后步入了IM的殿堂。
是的,博客的人性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有“交往”的渴望。在“交往”中,我们可以更容易的分享感悟。可惜,新浪的博客并没有体会到这一点。虽然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但是人们发现,他给别的博客留个言还是那么艰难。
- 看到对方的评论或者留言;
- 去对方博客;
- 选择留言,或者选择一篇文章;
- 书写内容。
- 时刻关注,看看对方那里有没有回复。
上帝呀,这里找个伴太难了!
看看在提供了改进后我们的做法。
- 在评论和留言上的名片上点击,直接选择发布短信息。
- 书写。
我们在交往过程中的障碍减少了很多,这次的技术改进体现的正是人性。对比“成功”博客与浏览者寥寥的博客,我们准确的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博友们很重视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而通过改善上面的环节,将五步减少为两步,这就是一项伟大的体现人性的改变。
挖掘这一个改变的根本,在于把握用户的需求。博客作为一种工具,我们对比成功使用它的人与不成功使用他的人,从而挖掘出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就能寻找到用户的需求。
当然,还有一种更加简便的方式,就是重视用户的反馈,并对反馈的建议进行调查。一家伟大的企业,想要继续保持伟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更有效率的分析用户的反馈,尤其是直接反馈,从中体察出他们真实需求。
邮箱:欢迎讨论faanlwj#gmail.com
欢迎订阅我的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