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与隐私:揭示技术的另外一面

(2007-05-22 13:42:26)
标签:

隐私

搜索引擎

web2.0

 网络观察 5月22日
 
     虽然互联网很年轻,互联网上的隐私问题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他牵扯着我们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的收件箱里总是收到莫名其妙的邮件,尽管垃圾收件箱中上千封的数字同样证明屏蔽垃圾邮件的功能多么令人兴奋,但是我们还是难以摆脱广告的困扰。很显然的原因:你将邮件的地址放在了太多的地方。
 
     在web2.0的推动下,个人信息更广泛的放在了网上,而与之配合的,搜索引擎在揭密隐私方面持续“推波助澜”。
 
    搜索引擎的强大搜索能力
 
    搜索引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不过不得不承认的,它是一项与生俱来就威胁着人们侵犯的科技。他的搜索太强大,只要你是互联网时代的“正常人”,就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你的相关信息。
 
    记得在《搜》那本讲述Google的书中,一个最突出的冲突正是搜索引擎和隐私所带来的。以至于Google要以“不做恶”为企业准绳,还要时刻准备着提防可能到来的公关危机。配合着地图搜索连住宅都可以找到的可怕搜索功能,确实可以让人们对技术产生了“恐慌”。
 
    而现在,这种隐私的泄露却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web2.0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了推波助澜的工具。
 
    Web2.0与隐私
 
    Web2.0是一种具有分享精神的服务,里面凸显着“人”的力量,每一个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内容。正是因为个人力量的突出,隐私也随着越来越不“隐私”。博客是什么?大多数都是记录些私人事情的日记薄,当然也有博客写为了让人看的“专业”文章,但是更多的还是第一类。
 
    在一些私人日志中,肯定会透露很多信息,而现在web2.0正是全方位透露隐私的利器。博客透露故事、图片透露相貌(几个人的照片估计里面也有故事)、要有播客估计就更方便了,来一段视频,知道的更多了,当然视频的真假就要分辨了,呵呵。另外网摘让人知道你在看什么,网络硬盘可以让人知道你存了些啥……
 
    这些其实都是间接的,但是威力也不小,记得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某某门事件,里面的主人公就是被搜索引擎“搜到透明”,网络在不经意间留下你的痕迹,而在web2.0时代,这些痕迹越来越多、越来越重。
 
    SNS网站更是明白隐私的重要性,从大学生的校内,到若邻、联络家,都是在保证用户的隐私前提下生存的,而一旦泄露,他们将面临很大的冲击。校内网特别在每个人的页面下提示,不要将自己的页面链接发布在互联网上,否则会被搜索引擎“抓到”。
 
    还不够恐怖?
 
    身份失窃正由于互联网隐私的泄露而层出不穷,简单的举例来说,国内QQ号码被盗正是身份失窃中的一中,很简单的一种,当用户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电脑完成的时候,偷窃你的信用卡密码、社会保险号,乃止整个身份,如电影一般搞定一份虚假的档案,都是件可能的事情。
 
    英国的Garlik公司是一家提供身份保护的公司,他们首开“数据巡逻”业务的先河,在这家公司在网上提供该服务短短四天的时间,登记注册的英国人遍超过了1万……当然,这从侧面凸显了问题的严重性。“去年英国有10万人成为了身份失窃案的受害者”,而全部都不是就丢了IM号这么简单……
 
    当然,总体来说,国内通过网络直接提供服务并不普及,因此估计英美的这些公司跨洋而来,也没有可以做的业务。互联网与隐私:揭示技术的另外一面本文仅仅旨在揭示技术的另外一面,它在为我们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有潜藏着的危险,尤其在当我们没有这方面意识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