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金融城流拍,商办前途暗淡
(土地盛宴系列六)
文
11月22日土地盛宴的第一个结果就是金融城土地的流拍。金融城作为广州计划重点发展的商业办公聚集地,其土地流拍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竞拍条件苛刻,项目要求65%作交通枢纽站,5.3万的总建面只有2万可以做商业。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加大了项目开发的难度;
2、项目规模太小,发挥空间不大;
3、商办类物业整体面临着库存大、供应多、消化慢、难涨价、租金低、沉淀资金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这类物业最近几年都不太受市场待见;
4、金融城规划进展缓慢,这几年也就卖出了几块地,引入了个别金融机构,所以市场其实是担心它的整体发展速度的;
5、金融城是万庆良时代主导的,其规划过于“高大上”,全地下行车,地面全绿化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广州目前的财力是难以落地。而新领导对这个规划也有明显的淡化感,一是动作不大,二是宣传少提。所以市场关注度也越来越低。
金融城项目流拍折射了广州乃至全国商办类物业的窘境。首先经济不景,租、售需求都不断下滑;其次地方规划严重超标,土地供应过量导致了开发过量,库存积压,而这个问题很多地方仍未充分认识;再次是电商对传统商办模式的冲击;还有就是年初提出的“商改住”迟迟未能落地。
目前仍没有看到商办类物业的曙光,除去个别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导致的需求外溢至公寓等类住宅商办项目之外,传统商办物业市场仍然不见趋势性机会。除非是遏制商办物业市场的负面条件获得逐步改善,否则……
当然在大势不景之下仍有许多小机遇,但这需要结合专业、眼光、创新,才能抓住那一瞬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