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地产经济研究 |
香港楼市“辣招”难阻长线投资客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外地炒房客购买香港住宅并在半年内转手,要缴付高达35%的额外印花税,而此前这一征收率仅为15%。同时,澳门“关于移转不动产的特别印花税”法案也于10月30日正式生效,外地人于澳门买楼需多缴10%印花税,且按揭成数比澳门本地人低10%。
内地投资资金规模庞大,而港澳楼市总量小……目前的问题是即使新政使得50%的资金知难而退,但剩下的50%资金港澳仍然吃不消。———
香港、内地调控政策的本质都是增加购房成本,而没有控制什么人不能买房。———
对短期炒作有影响
南都:香港、澳门日前都发布楼市新政,是基于什么考虑?
邓浩志:在内地大城市普遍限购之后,大量国内游资进入港澳楼市投资不动产,致使当地房价短期内快速飙升,迫于压力政府才出此策略的。
林木雄:两个原因都有。一方面,香港新政是应对EQ
南都:算一笔账,一个外地炒房客购买香港住宅并在半年内转手,必须要缴付高达35%的额外印花税,这影响面是不是很大?
邓浩志:新政对炒楼有一定的打击作用,毕竟大幅度增加了短期炒作的成本。
林木雄:额外增加15%印花税的规定,是效仿新加坡针对外地买家额外增加10%印花税的政策。其实15%也不算很高,人民币持续升值,港币与人民币差距越来越大,这个税费政策不一定就能起到多大作用。估计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就适应了。
效果还要看未来供应
南都:这次新政是否会引起又一轮反弹?
邓浩志:港澳楼市的投机气氛并不可能完全就此打住,遏制的只是部分,但楼价可能仍旧继续上涨。内地投资资金规模庞大,而港澳楼市总量小,很难承受这么大规模资金的冲击,目前的问题是即使新政使得50%的资金知难而退,但剩下的50%的资金港澳仍然吃不消。
林木雄:不能单独看政策本身,要考虑整个市场变化,任何政策的影响都是短暂的。2010年新政后,影响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利率和需求,而当时供应整体不足,利率也不高,这些都导致购房需求一直很旺。另一方面,内地限购导致部分买家转战香港,而股市投资市场可选择的不多,综合以上原因,房价出现反弹。再看现在,短暂的适应性影响会有,成交肯定会下跌,但长远来看还得看供应。
南都:资料显示,外地买家占香港一手住宅成交比,由2008年的5.7%增至2010年的13.7%和2011年的19.5%。
邓浩志:的确,内地炒房客对香港楼市产生了冲击,其实和内地水客抢光香港医院床位、奶粉等一样。港澳太小,承载不下内地投资者巨大的“关爱”。
林木雄:所说的外地买家,内地占到一大部分,一小部分是非中国籍买家。尤其是深圳,与香港紧邻,受限购政策影响,部分投资需求就转移到香港,而且投资回报也不错,前两年比例增加,这也是很正常的。
仍会有长期投资者进入
南都:内地人赴港买房,一种是投资,另一种就是港漂族,自住需求是否因此也受牵连?
邓浩志:港澳在很多方面有优势,将吸引一批内地人士因教育、医疗或其他理由移民,他们对房子的需求将是刚性的。另外,内地投资者中部分是中长期投资的,而新政只打击短期炒楼人群,所以只会阻吓部分炒家,但仍会有长期投资者进入。
林木雄:肯定会有,但政策不可能十全十美,还是要从大局来看。而且港漂族大部分以租房为主,房价上涨会带动租金上涨,如果新政能遏制房价上涨速度,也可能间接遏制租金上涨速度。
南都:不少网友赞同港澳的市场化调控手段。
邓浩志:采取税收政策的手段是好的,可以调节市场并且有利于社会再分配,而且不会破坏市场原有的秩序。其实我们也用了不少这样的手段,比方说二手的营业税等。当然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也担心港澳的单纯市场化手段是否真的有效。
林木雄:香港人主要关心国际形象是否受到影响,增加买家成本遏制房价不够市场化;但是相对于内地政策,还是比较市场化的。香港、内地调控政策的本质都是增加购房成本,而没有控制什么人不能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