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控“泰山压顶”,房企最后一搏

(2011-12-14 15:23:42)
标签:

房产

分类: 地产经济研究

调控“泰山压顶”,房企最后一搏

邓浩志接受《信息时报》采访

  楼市寒冬来临,开发商们的日子都不好过。不仅银行进一步紧缩贷款,楼市限购政策也似乎暂时没有取消的可能,等着政策松动估计在短时间内是没什么希望了。

  可是,房企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尽量挽救市场、回笼资金,以求来年再战。因此,在今年四季度,广州各大小房企均使出浑身解数,展开逆境中的最后一搏。

  策略1 直接降价甩卖折扣低至八折

  楼市政策紧缩依旧,降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广州各在售或新开楼盘,近期都开始进行降价甩卖,纷纷打出9折、8折或直降1000元/平方米的口号,为的就是能够吸引买家入市,消化存货。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广州市中心楼价总体表现平稳,暂时没有出现类似上海、北京等城市大幅度降价的现象。不过,在部分区域仍出现了价格松动。其中,亚运城的售价从8月的13348元/平方米降到目前的11949元/平方米,降幅超过1300元/平方米。

  点评: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楼市正式进入逆转阶段,寒冬来临,因此上半年较少出现的大降价甩卖现象,在四季度开始大量出现。上半年各楼盘多以“送”为主,这对有能力购买且想多得到好处的买家有吸引力,但对于购买能力不够的买家则吸引力不大。而第四季度的降价甩卖,使得很多之前购买能力不够的买家变成了有能力购买,从而吸引了一部分刚性需求入市。

  策略2 吹高价卖低价价差几乎打对折

  面对楼市不景气的现状,一些新盘的定价确实让营销人员伤透了脑筋。为了不成为众矢之的,又同时能吸引到买家,不少开发商采取了“开盘前吹高价风,实际开盘价却比吹风价低不少”的策略,利用这种巨大价格差造成的心理冲击,进而吸引买家入市。

  某楼盘开盘前叫价2.8万~2.9万元/平方米,而实际开盘价却直降到最低2.1万~2.2万元/平方米。这样一个6000~7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差异对于市场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冲击。

  无独有偶,天河某高档楼盘预计本月底正式开盘,之前的吹风价一直是6万元/平方米以上。但据一位诚意登记买家透露,该楼盘价格幅度会相差比较大,最低价格可能仅3.5万元/平方米。

  点评:韩世同表示,这一招只适用于尚未销售而又即将开盘的楼盘,对于在售的楼盘则不管用。因为在售楼盘哪怕分为几期,前面的销售情况都是有数据统计的,再用这一招就很难。其实这一招上半年一些开发商就用过,但幅度没有现在这么大。

  策略3 跳出住宅地产转战其它“战场”

  近几年来,不少房企已开始逐步跳出地产市场,转战商业地产,因为商业地产不限购不限贷。但商业地产很容易就推完了,而且新的商业地产板块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设起来。因此,随着今年下半年住宅市场的调控愈加紧缩,众多房企又开始转向其它地产市场。目前,包括万科金地、龙湖、保利地产、招商地产等房企在内的标杆企业,都已跳出住宅地产这个单一的圈子,进军贸易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房地产金融等业务领域,以抵抗调控带来的行业波动风险。

  其中尤其是养老地产备受开发商青睐。据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测算,目前中国老年经济的潜力高达1万亿元。另有资料显示,目前整个养老市场的商机大约有4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增加至13万亿元。另外,“十二五”规划中对养老事业的重视,也向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开发商正是瞅准这个契机纷纷涉足。

  点评:韩世同表示,无论转向哪个市场,这些市场的建设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此这种转向更多的可能是算作战略转向,而不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战术方法。地产专家吴定金也表示,发展商只是把养老地产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短期内不会大量涉足,而是根据市场的走势循序渐进。养老地产是发展商的一个战略性选择,是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发展根本还是基于市场需求的走势,乃是一个长期行为。

  策略4 捂紧钱袋少拿地控制拓展成本

  进入四季度,广州地产市场进入冷淡期,在前段时间举行的地产拍卖会上,原定的18宗地产交易,最终只有6宗以底价成家,其余的12宗临时取消。房地产开发商面对严峻的楼市形势,不得不减少拿地,收紧资金。

  记者发现,与去年相比,万科、保利等房企在土地市场上明显消极得多,在最近的土地市场上也少有动作。万科在三季报中表示,在目前的市场局面下,将坚持“宁可错过、不可拿错”的审慎拿地原则。

  此外,今年上半年保利地产新拓展房地产项目13个,较上年同期减少2个;新增容积率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土地价款总额103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8%和56%;以低价获取的新拓展项目12个,新拓展土地平均楼面单价2269元/平方米,较2010年下降27%,有效控制了拓展成本。可见,无论从拿地数量、面积还是资金投入来看,保利地产今年上半年的拿地节奏确实减缓了。“上半年的土地策略,透露出集团对市场的观望,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预计下半年的土地市场将更多优惠。”保利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

  点评: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认为,房企减少拿地也是被逼无奈,最主要的还是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广州房企手头上的存货比较多,达到将近50000套,理论上够12~14个月去消化,所以推存货才是主要问题。同时,加上信贷政策紧缩,开发商也没钱去拿地。

  策略5 有意减缓供应量刺激市场需求

  由于资金周转不灵,或者未来楼市走向不确定性大增,许多开发商开始减缓楼市供应量,比如延缓时间推盘、拖后新项目启动时间等,为的便是以观后效,等待时机。

  万科在三季报中指出,已经预判到上半年市场整体推盘量相对较少。3月北京仅有13个住宅项目获得预售许可,4月仅有11个住宅项目获得预售许可,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这一局面延续了大半年。中原地产专家指出,大部分开发商延缓了开发节奏,人为减少了供应量。这种“不合作”的方式,历来是房地产开发商与调控政策博弈的利器。

  点评:邓浩志表示,广州楼市目前的减缓供应量主要还是以减少新增开工工地为主。一个原因是资金链跟不上,存货没卖出去,开发商也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进行新项目的建设;二是开发商也想通过放缓供应量,刺激市场需求。

  专家观点

  地产经纪学家邓浩志:现在楼市已进入严冬,所以房企也应转为采取保守策略。现在也正是各房企练“内功”的时候,优化产品,调整市场结构、营销策略等,为明年做准备。

  地产专家韩世同:这要视各房企的情况而定。如果一些大房企觉得自己的资金充裕,那么完全可以采取封盘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只能缓解一时。对于资金不充足的企业,则应采取有选择性的进攻策略,即要集中策略争取那些首次置业、不受限购影响的买家,而不能漫天撒网。

  广州维森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伦:对于资金充足的企业,现在相对来说是拿地比较好的时期,因为竞争对手少,起拍价较低;但对于资金不充足的企业来说,则可能还是要保守一点,以消化存货为主。

  广州粤沛地产副总经理黄春:楼市调控时期不少开发商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降价,除此之外,就应采取保守低调的做法,比如延迟开盘、减少拿地,这些都是常规的做法。不过对于一些中型房企来说,手头没有项目销售的压力,又有部分资金,这个时候就是逆市抄底的大好机会。比如逆市拿地,肯定比在牛市的时候便宜;再比如趁大房企人才流动的时候趁机吸贤纳才,为来年做准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