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窃想,写一篇好一点的文字,做为心情写照,似乎灵感总不光临,而对于慕容街,实在是搪塞的应景之作。
慕容街原来是双塔街,由于市政府的大兴文化建市的战略,将背水临山的古建筑群穿串似的衔接起来,于是这一地段变成了龙脉,变成了城市之眼,古街将南北双塔,佑顺寺、关帝庙、燕都城墙遗址有序地连成一条线,既方便了观瞻游览,又形成了一道阵容强大的文化底蕴,确实是一高妙的步骤。
前燕做为十六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尽管存在的年头短暂,几十年也足以影响一代人甚至两代人。面积怕是也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吧。做为那个时期的国都龙城,着实有很多的遐想留待后人去沉思。慕容皝是战乱枭雄也好,是敢于问鼎中原的豪杰也罢,虽然不如统一国土的帝王相比,能在那个年代取得这样大的面积,也算是有着惊人能力的豪杰了。想一想金戈铁马,塞外烽烟,北方的我们这片土地,还没有太开化,诚如高适所言“胡儿十岁能骑马”,铁骑啾啾,战马嘶嘶,那是怎样的一幅壮观豪迈景象。
而后龙城做为陪都,也做为北方民族融合的重镇,交通的咽喉枢纽,成了兵家必争之所。历史一直很疏忽对于十六国的详细描写,怕是朝阳人也很少了解自己的历史。在看到后燕的介绍说,慕容垂时由太子宝领大单于,置留台于龙城。慕容盛时曾立燕台于龙城,以统诸部杂夷。慕容熙即位,将北燕台改为大单于台,置左右辅。后来在龙城实行了胡汉分治。我们所宣传的“三燕古都”,怕是也有后燕一份吧。
最名正言顺的应该是北燕了。北燕尽管面积狭小,却被南朝称为“黄龙国”。不知道后世所说的“直捣黄龙”,是不是就是北燕。北燕所修建的龙腾苑,虽然毁于战火,据传言,还有学者痛恨不已,想着要重建。如此一来,重建阿房宫岂不是更应该了。北燕无称道处,唯一让人浮想联翩的,是后来的北魏冯太后,祖籍就是朝阳。这是一个有着雄才伟略的女中豪杰,她的教育直接影响了她的孙子孝文帝拓跋宏,而她留在朝阳的“思燕浮屠”,也就是北塔的前身,还为后世人所景仰。
对于历史我知道的不多,尽管很痴迷。然而身在此地,却很少有心情或者是闲钱去游览。然而我总会在附近流连,我望着一块块的秦砖汉瓦,想象着几千年来的时光变迁。
而我很不喜欢金庸小说里的慕容复。起这个名字也是很有深意的。慕容复,应该就是时刻想着要重新恢复慕容大业的人吧。慕容复算是鲜卑人的后代,他要恢复的也一定是国土浩大的前燕或者后燕。然而这个人总是心计颇深,再或者,不喜欢胡军版慕容复的扮演者,那种小白脸子的感觉总好像是有很大的阴谋在蠢蠢欲动,反倒不如萧峰让人放心,让人从心里喜欢和敬佩。即使你有着光复国土光复家园的抱负和深仇大恨,也不要性急啊。祖宗几十代都完成不了的任务,凭什么你能完成呢。再一想,要是萧峰是慕容复就好了。再一想,如果萧峰是慕容复,那大燕国不就复国了吗?不行,慕容复必须还是慕容复。虽然不喜欢这个人物,可是佩服金庸能把这些的民族人物联系起来,确实需要很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比如身为少数民族的契丹人乔峰,鲜卑的慕容复,还有大理国的段家,星宿海的老怪丁春秋,还有吐蕃国的鸠摩智等。
说的远了。最近看了新闻,说规定在慕容街以外的地方,一律不许买卖化石,才想起了市政府真是下了一番很大的苦心。要把仿古街打造成开封那样的古街。现在除了古街里卖书和卖古物的市场,两旁的店铺也都古色古香,可以拍古装电视剧了。
说到那些古物,我想绝对不如北京潘家园城府深,可是也着实让人着迷。都知道朝阳做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盛开的地方,第一只鸟落脚死亡的地方,古迹古物太多了。于是就有这么一个交易市场。咱都是外行,看不明白其中都有什么奥妙,不过没事去看看去逛逛,还是很有收获的。尤其是《鬼吹灯》看的入迷,对古人的东西比较好奇,还能充分发挥想象。但是怎么也没王小波那两下子,能考证出古人上厕所没有纸使用的刮具。不过用眼看,用手摸,我想能感觉到那种年代深远的厚重之感。
改名叫了慕容街,不叫双塔街(名字俗),确实也是一大壮举。而金庸先生的亲笔题词,也让人顿生豪迈之气。金庸虽非侠客,但是一介文人,创造出了血雨腥风的江湖,创造出属于成年人的童话,拥有众多的粉丝拥戴,确实也是一位文坛的泰斗级侠客。这样一位重量级的前辈题词,自然是一件大事,值得期待。
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的清雅街市。清白色的理石地砖与清灰色的塔身相映成趣,把时空扭转,让人恍然如在古代行走一般。人在这里彻底的放松了心情,确有多了一份对历史凝视的厚重。爱上慕容街,爱上朝阳城。
张铁民市长的信:朝阳乃鲜卑慕容氏所建三燕故都福隆之地,亦为供奉释迦牟尼佛祖真身舍利的祥瑞之地;朝阳正致力于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欲依托历史文化之深厚底蕴,光大优秀文化传统,造福一方。敦请先生为传承弘扬三燕文化惠赐墨宝,为龙城繁荣挥毫,此乃朝阳人民的一件文化盛事。
金庸题词:龙城朝阳,三燕故都;传奇慕容,华夏一脉。(不是对联)

古街的楼阁

北塔

北塔夜景

慕容街夜景

佑顺寺

图画
古街夜景

古街夜景

图画
(以上图片来源于:龙城部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