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元璋,做了皇帝很有快感吗?

(2007-11-30 09:53:03)
标签:

人文/历史

朱元璋

明朝那些事

当年明月

谈天说地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看完了,也许以前对于朱元璋的了解,正史也好,戏说也罢,都还是片面些。这次用作者的眼光看,固然一将功成万骨枯,小地主变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地主,然而一场又一场的大屠杀,作为帝王,作为人类,猜疑心嗜血性也太浓厚了些。看的心惊肉跳,看的掩卷沉思,看的嗟叹连连。
    单田芳的评书《明英烈》里,我就不喜欢朱元璋。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我还是不喜欢朱元璋。这位相貌清奇(丑),性格古怪的家伙,固然带着帝王之气,然而杀气腾腾,着实让人心中不喜。当年明月毕竟是写史,因此没加入小说作者刻画的情节,也简化了许多历史。也简化了许多人物。朱元璋成功前的战斗就不必细说,什么陈友谅张士诚韩林儿,都是过眼云烟了。我所惊诧的是朱元璋成为皇帝后的“狡兔死走狗烹”的手段,太过残忍。
    朱元璋从小受压迫受剥削,出身贫农,因此见惯了底层社会百姓的劳苦。因此做了皇帝后,就对百姓太过关心,太能算计。现在的制度讲究“高薪养廉”,那时候却是当官的那点俸禄仅能糊口。而且从历史看,那个年代当官,绝对是一桩打死都不能去的赔命买卖。
    从空印案到胡惟庸案,朱元璋的案子影响力应该超过了后期明国的“红丸案移宫案”了。从六部尚书到七品知县,朝廷官员为之一空。真想象不到那是怎样的景象。人说,官员们出门的时候,都要和老婆孩子告别,谁知道这一去是不是永别。晚上能回家了,自然庆贺一番。可是第二天又要再次告别。那个年代做官真是恐怖,据说一朝登科三百多人,一年后斩首六人,充军二百九十多,等于全军覆没。锦衣卫暗地里打小报告,四处监视百官,一个不对,满门抄斩,端的是人心惶惶,难以终日。而且暂时能幸存下去的,也不必侥幸,下一个案子也许就牵连进去,总之是好官坏官,永远的时辰未到,时辰一到,脑袋砍掉。政策严厉也罢,刑罚也实在恐怖,剥皮,抽肠,抽筋,真是闻所未闻,不酷于是周兴再世了。还动不动就诛三族诛九族,方孝孺竟然诛十族,不晓得都是什么族,估计很多不认识方孝孺的人,邻居,门生,门生的邻居,都跟着倒霉了。
    杀完功臣屠百官,屠完百官杀功臣,就这么周而复始,当年旧人几乎全都早早地变为古人,新人也前仆后继地匆匆去地府报道。身边没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朱元璋晚年堪称凄凉了。放眼辽阔的大明,尽管物产丰富,百姓安定。可是好些跟着他拼命出生入死的人,都一个个的远去了,空留下一个老人,夕阳西下,垂垂老矣。
    因此不喜欢朱元璋。尽管大明朝基本固定了现在的疆土,尽管开创了新式的严谨的管理制度,尽管朱元璋为人勤俭,还是不喜欢他。也许作者也是带着偏见,或者带着疑惑来写,固然一代女皇里唱到“两面评价在人间”,从另一个角度讲,作者能把读者带到他的心思里,也算是成功的典范了。
 
 
 
这个朱元璋好是慈眉善目啊。
陈宝国也演这个坏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