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在峡谷之中林木茂密随时可遮荫蔽日,而随着攀登的地势越来越高,视线越过树丛,穿过峡谷,不仅可以望见近前的独峰(象鼻峰),以及一个个如同朝天的海螺(三羊开泰),更可望见远处,连绵不绝,外形圆润的峰丛……
 
   
 终于来到八角寨山顶的古关寨前,此处的山脊已经被修整出一片平台,平台上立有一块巨石,石面上浮雕有一只巨型的龙爪,其旁刻有“一脚跨两省”的字样,同时巨石的一边刻有“桂”字,另一边则刻有“湘”字,原来这是八角寨属于湖南与广西两省共有的分界标,从湖南新宁和广西资源登临八角寨顶峰的游人必然会在此汇合,也是八角寨景区一处非常有意思的地标。
 
   
 从这个平台处,可以望见对面的山峰之上,有一条栈道依山傍崖悬空而建,如同一条长龙盘缠在光滑的崖壁之上,尽头似乎还建有两处观景平台,从角度上看,观景平台应该正对着在峡谷中远眺可见的连绵峰丛……
 
   
 奇怪为何来路之上不见通往该处的路牌,于是至坡下的售货亭处打听,方知,那条栈道便是通往八角寨索道上站的,眼下由于缆车停运,所以那条栈道也关闭了……
 
   
 好不容易来趟八角寨,我有点不死心,决定试着前去探探路,结果行至栈道口发现小门不知被哪一个好事者打开了一条缝,刚好可以侧身通过,于是犹豫片刻,见四下无人,我便溜了进去……
 
   
 事实上这条栈道非常安全,完全是因为景区在索道停运后为了避免游客进入索道站而采取的一封了之的懒政行为。
 
   
 这条栈道的尽头是一处观景平台,从平台上望出去,正是八角寨最著名的景观——“鲸鱼闹海”:眼前由近及远,大大小小的一众峰丛多是山脊裸露,基本上都是头朝着北方,背朝着南边观景台的方向,这些峰林的姿态,如同一条条探头游出海面的海豚或是鲸鱼,正欲跃出海面或是正甩尾跃入水中的形象,我在南极和新西兰都出海观过鲸或追逐过海豚,眼前的景致实在是太形象了,若是雨后,这些峰丛间有云雾缭绕,那这些云雾便如同海面上翻滚着的白色浪花或者是鲸鱼在海面上翻腾激起的白色浪花,那“鲸鱼闹海”的景致便更加形象了……
 
   
 这个观景台的位置事实上与八角寨顶峰观景台看到的“鲸鱼闹海”的景象是差不多的,甚至场景的宽广度还差一些,但由于其高度相对较低,视角更接近眼前这些翻腾的峰丛,也就如同站在一条更接近海面和鱼群的观鲸船的船头,总感觉若是身下的船速度再快一些,一伸手便能摸到这些跃出海面的鱼群的背脊一般……
 
   
 从观景台返回的路上,栈道的对面便是八角寨的主峰,那巨大而陡峭的崖壁,令八角寨自有一种不凡的气势,而主峰上的寺庙临深渊千仞而建,踞危崖而稳,更是令人叹服……
 
   
 回到古寨关前的“一脚踏两省”,从寺庙一侧绕过,前往主峰北侧的主观景台,这处观景台原本就是八角寨主峰上的一角,从这里放眼远眺:西边是湖南新宁的丹霞群峰,一边是广西资源的丹霞峰群,视角绝对超过了180度,尽览崀山丹霞全貌。
 
   
 若从这里向湖南方向俯视,数十个高差不一,状如螺丝的山包汇聚成一大片,人们称之为“群螺观天”之景,其景自是蔚然大观。
 
   
 若从这里向广西方向俯视,便是“鲸鱼闹海”的热闹场面,更令人震撼的是观景台的右下方,一条薄如刀背的山脊,直直的向山前伸去,如同一条探海的神龙,而就在这条山脊的最顶端,设有一座香台和山神小庙,这便是八角寨烧龙头香的地方,因相传此乃观音大士到此送福之地,故吸引无数香客到此敬香,据说这样的习俗已经传延了二千多年……目前全国最著名的“龙头香”只有两处:武当山和八角寨,个人以为武当山的龙头香因与道家建筑结合自有文化的韵味,但八角寨的龙头香却是胜在自然与惊险……
 
     
     
     
     
     
     
     
    上图来自网络
 
   
 可惜不得亲眼所见烧龙头香的场景,不过曾经在网上看过视频,烧香人没有任何保护,在仅宽一尺的山脊上如履平地,眨眼的功夫就从超过45°的陡坡上走了个来回,并在那绝壁临渊的翘角顶端完成敬香的仪式,看得人自是心惊肉跳……
 
   
 我们选择午后登山,自然是冲着崀山的落日云霞而来。



 
   
 可惜的是登顶当天,空气中湿度较大,从而天空显得不够通透,坚持到太阳落山,眼前的逶迤起伏的群峰于暮色中变得青山如黛,此时,远处的山峦峡谷间升腾起一股白色的也不知是烟还是雾的瘴气,但正是这股莫名的烟气却一下子令眼前的崀山的连绵峰丛呈现出雾海蒙蒙,烟云缥缈的别样景致……



 
   
 此行崀山,发现其最美妙、最动人心弦之处,便是从八角寨峰顶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那片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蔚为壮观的丹霞峰丛。
 
   
 到了崀山如果不登八角寨,确实是个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