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位于浙江临安市城北,因其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
东、西天目山凭借各自丰富而多样的森林生态形成了四季不同、优美各异的森林景观:春天,这里山花遍地,香气袭人;夏天,这里绿树成荫,清新凉爽;秋天这里翠竹红枫,五彩斑斓;冬天,这里则是玉树银花,宛如仙境。
这个秋天,突然间,就想去天目山看看,先看看西天目的大树,再看看东天目的彩林,寻访一下天目山那五彩斑斓的秋天……
西天目山以“大树华盖”闻名于世,据说山中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就有400余株,因此而享有“大树王国”的美誉。
我们自驾车到达西天目山的游客中心,从这里,我们需要换乘景区的观光车前往山上的龙凤尖停车场,然后徒步进入西天目山的核心景区--大树王景区。
沿着木制栈道走进西天目山的原始森林之中,不时可见,大逾脸盆口径的树木倒卧在山林之间,最终化木为泥,回归自然。
行至四面峰观景台处,这里三面临深谷,眼前视界豁然开朗:立于山石之上,脚下石丛间,一棵天目松,虬枝苍劲,凌空万丈,正可谓玉树临风,气度不凡;立于山石之上,极目远眺,眼前群山起伏,峰影层叠,深谷空远,河川如带;立于山石之上,山风飒飒,云雾悠悠,如面仙境,此景此情,令人顿感心旷神怡……
行进间,脚下的木制栈道不知何时已然变成了条石山径。穿过一片彩林,忽见前方一青石山峰如同被以刀斧从中劈开一般,两壁如门,相峙而立,一条陡峭石阶之径从两石间穿过,人行其间,无论上下,皆不得不扶栏攀链,以度险地。
继续前行,眼前山路两侧赫然呈现大树林立之景,但见这些大树,树干粗壮,二人不可合围;呈红棕色的树皮,状如拉丝,色状犹如皮开肉绽一般;树形挺拔,顶天立地,犹如巨人,这些大树就是堪称天目山古老森林之“三绝”之一的天目柳杉。
从五里亭至开山老殿这一路上随处可见巨大的柳杉,行至七里亭见一棵被石栏围护起来的大柳杉,树形魁梧高大,树皮尽失,几近裸木,尽显沧桑,树下立有一石碑,上书“大树王”三字,此树早在宋代即称为“千秋树”,明代已大至四五围,乾隆南巡游览西天目山时,敕封为“大树王”,树龄已二千余年。可惜却因传说此大树的皮可治百病,来此的游人、香客竞相剥取,致使于20世纪30年代枯死。
在这一片的山林里,还可以发现一些影单形只,但身形直冲云宵的大树,这些树高可达数十米的“高树”便是天目山古老森林之“三绝”中之另一绝,被称为“冲天树”的金钱松。
正是这些大树才令西天目山有了“大树王国”的称号。
大树王的旁边,有一处“西天目山墓塔群”,这些造型古朴的墓塔从元代到民国皆有,在这大树参天之下显得颇有禅意。不过,若说,西天目之上最有禅味之地,非开山老殿莫属。
开山老殿,正式寺名叫狮子正宗禅寺。始建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5年),后成为临济宗中兴之地,十三世纪初,就有高丽、蒙古、南韶、暹罗、天竺等僧侣到此参拜学习,时至今日,仍常有日本佛教团体来天目山寻祖、参拜。
寺旁,有人以修竹引清澈透凉的山泉至此积水成池,池边置舀水竹筒,供往来游人,香客在此洗手洗脸,此情此景果然是禅宗之味……
在寺旁稍做休整,便起身折返回龙凤尖停车场乘观光车下山至禅源寺。
禅源寺,位于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两峰之下,整座寺院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是韦驮菩萨应迹道场,也被日本佛教临济宗视其为祖庭之一。
寺墙下,光影斑驳之中,落叶缤纷,秋色满院;寺墙外,亭台楼阁边,小桥流水间,满树金黄,水色斑斓,五彩秋叶,落于水中石之上,足以令泉石增辉……
第二天一早,我们驾车前往位于东天目山山麓的横渡村,从这里,我们将弃车徒步,走进东天目五彩斑斓的山野,前往位于海拔600多米处山巅之上的指南村,从而完成一条可赏尽东天目山最美秋色的徒步线路。
出横渡村,沿着公路走出数百米,便可望见,隔溪而立的山坡上,一座白房之前有两株在灿烂的秋阳中闪烁着耀眼金光的大树,那便是通往指南村徒步路线上的天然指路标。
走下公路,越过溪水潺潺南苕溪,沿着山间石径,朝着那两株金色路标的方向攀登而上,一会便来到路标的面前,原来,这是两株满树黄叶的银杏,而树下已是满地尽披黄金甲了……
从天然路标处,继续向上行,前方出现了一片奇特的地貌,但见满坡嶙峋怪石,杂乱堆积,从低处望去,这些石头好似随时都会滚动而下砸向我们,而从高处看去,这些石头则又如同一条乱石汇成的河流奔腾而下,这是天目山独特的火山熔岩形成的火山石流坡地貌。

过流石坡,上山之路变成了一条穿行于光影辉映的竹林灌木间的土路,只是土路之上,已被厚厚的红黄两色的落叶所覆盖,人行其上,脚下软软的,象踩在厚绒毯上一般;行进其间,耳边始终伴随着沙沙的声响,令人心中无比愉悦。
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谁家的小花狗,友好地伴着我一路行进在竹林之间,跑跑停停,仿佛在给我们带路,在它的带领下,我们便来到了一座四周遍布竹林的小山村,看到这里的村民,用架在两座山头之间的缆车运送砍下来的竹子和其他生活用品。
离开小山村,趟着满山坡的金色落叶,下到一处谷地中,随后再攀上对面山岭的半山腰,我们便到达了此行的终点为:指南村。
指南村虽然位于半山腰,但村前的视野却份外开阔,极目远眺,远处山峦丛叠,眼前丛林茂密,令人心旷神怡。
指南村中到处都是村民新盖的小洋楼,小别墅,哪里还看得出一座千年古村的模样,好在我们不是来看古村,而是来赏秋色的,指南村的红叶绝对不会让人遗憾。
站在村子的高处,放眼望去,一树树的红枫,象一团团红色的火焰将整座村子都包裹了起来,那些白墙灰瓦的民居则散落在这片斑斓秋色之中成为点缀……江南的秋天毫不吝啬地用它最绚烂的彩笔,将我们眼前的一切都描绘成一幅色彩艳丽的实景油画……
寻秋天目,却不曾想这里的秋色却是如此令人心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