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2015-10-17 19:05:17)
标签:

自驾游

国内游

旅游

汽车

分类: 国内游系列
       说起土楼,人们的印象中必定是福建龙岩永定与漳州南靖的土楼群。
       没错,永定与南靖的土楼群落确实是客家民居、土楼建筑的杰出代表,但是,有很必要提醒各位,就在与它们相邻的福建漳州华安,那里的大山之中也深藏着一处同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土楼群落-------大地土楼群,其中的二宜楼更是被誉为“圆土楼之王”、“神州第一圆楼”。
       十年前春节的土楼之行,因为大地土楼的深藏不露,竟然令我与之失之交臂,十年后的这个春节,我专程驾车前往位于大山深处的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的大地村,探访二宜楼,将10年的遗憾补上。
       前往华安大地土楼群的县道山路弯弯,虽是隆冬,但闽南山区却是满目苍翠,一路上的山水风光着实令人心旷神怡。
       黄昏时分,到达了大地土楼景区。这个时点,景区内,中国节假日最标志性的人头攒动,导旗飘飘的景象已然不见,这里又恢复了大山深处应有的安静与恬适。
       急不可耐地想一睹“神州第一圆楼”的风彩,于是,停好车,安顿好住处便直奔二宜楼而去。'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至二宜楼近前,但见夕阳之中,天地之间,一座体形庞大的圆形建筑呈现在我的眼前,块石垒砌的墙基、夯土而成的楼身,碟形的飞檐,令整座建筑显得无比的敦实稳健,人立其前,无不自叹渺小。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正准备入楼一观,忽见土楼边有一“土楼乡村饭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路上奔波了一天,腹中自然已是饥肠辘辘,于是转身拐进饭店。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饭店的老板娘热情地为我沏上自家产的花茶,水开茶化,茶水之中漂浮着不少玫瑰花瓣,端杯闻之花香茶香沁人心肺,品茶一口,茶水入口甘甜,暖人肠胃。
       用餐时与老板娘闲聊,知道她的夫家姓蒋,乃是二宜楼主人的族人,世代就居住在这土楼之中。
       聊天中,我也是随口说起十年前便去过永定与南靖,这次是特意来华安看看这里的客家土楼……话音未落,老板娘已然急了:我们不是客家人,是土生土长的闽南人,这里也不是客家人的土楼,是原原本本的福建土楼……
      老板娘的一席话,一时令我错愕不已:不都是一样的土楼吗?
      于是,急忙求助于万能的度娘,一查方知我还真是错了:事实上,不光是我,大多数人对于福建土楼都存在这样一个误解,土楼都是客家土楼。孰不知福建有一半的土楼并非客家人而是闽南人居住的。在福建不仅有客家土楼,还有闽南土楼。
       从地域与人群区分,华安县与永定县,一个在博平岭东,一个在博平岭西,两者间相距甚远,而且永定县是纯客家人的县份,华安县是纯闽南人的县份,自然不能将闽南土楼叫为客家土楼。
       若从土楼的建筑形式来分,闽南是单元式的土楼,与客家的内通廊式土楼,外观虽然一样,但内部的平面布局却截然不同,绝对是自成体系的福建土楼。
       或许是为了印证她的话,用罢晚餐,老板娘执意带我去土楼内参观一下,顺便看一下她家的老屋。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老板娘的饭店正对着土楼的南门,这是土楼的偏门,老板娘指着门边墙上的一处孔洞告诉我:那是供向内喊话的传声洞,过去土楼晚间是要锁门的,若是有人回来晚了,就只能通过这个传声洞向内喊话,让里面的人开门。
       虽有偏门,但我还是坚持从土楼正面的石砌拱门下进入土楼。土楼正门朝西,入门时,抬头便可见门额石匾上镌刻着“二宜楼”三字,不要小看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深寓着“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宜兄宜弟、宜子宜孙、宜文宜武”之意,不得不感叹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正式走进二宜楼,土楼的内部是一片用无数块石铺就的平整场院,站在场院的中央,四下环视,错落四层的土楼,廊屋相隔,疏密有致,形成一个巨大的内径达到近70米的环形闭合空间;站在场院的中央抬头便可望见头顶那一片圆形的天空,这正暗合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阴阳之理。不过,土楼中还有更为神奇的阴阳之物,那就是场院上唯一的两个建筑:两口井。这两口井,土楼的居民称其为“阴泉”和“阳泉”,这两口井在土楼内的圆形场院之上正好构成了太极阵型中的“阴阳眼”,足见风水阴阳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朝西的土楼大门及正对的土楼建筑中设有供上下土楼的楼梯,沿梯而上,发现二、三层只有楼梯处有一公共平台,三面无窗,只有朝向土楼内院处开有观景围栏,这一空间左右均为墙体所隔,整个二、三层皆不得贯通,而唯有上至四层,才是一环绕全楼的内通廊,此处与客家土楼相近却又有区别,因为客家土楼是层层内廊相连,户户相通的。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整座土楼只有在这最高一层,才在朝向土楼外侧的墙面上开有方形窗口,平时用于采光通风,战时,则可做为开枪放炮的枪炮眼。
       从朝西的一处窗口向外眺望出去,但见远近山峦叠嶂,近处平地开阔,溪流环绕,翠竹、村舍点缀其间,青山绿水,风光好不秀丽,果然是宜山宜水之地……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站在四层的通廊上,居高临下俯视土楼的内部,内场院上的太极阴阳赫然显现,从这个角度,又可清晰地观察到二宜楼是一个双环圆形的土楼,一层的平屋为“透天厝”(有方形天井的大屋)形成内环,如今多为各家的厨房与餐厅,从高处望去,方圆相映,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更深藏风水之意,如此建筑设计真是绝妙。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老板娘一直在楼下等我拍完高处下楼后,便径直带我从一楼平屋的小门,走进她家的老屋。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直到走进老屋,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从一层到三层的空间均属一户,上下以楼梯相通,与左右邻居间均有墙相隔,在这圆形的空间中,家家户户被等分成大小相同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一统世界无贵贱,平分空间无大小”的朴素的家庭观念,对于土楼这种以家族聚居为主的社会结构,非常有利于家族内部的团结与和睦共处,说它“宜兄宜弟”、“宜子宜孙”甚是妥贴。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这种居住结构与我们现在的单元式公寓非常相近,也是闽南土楼与客家土楼的最大的区别所在。
        生活在土楼的居民,土楼内,场院上是家族的空间,走进一层平层的单元门内则是自家的天地,而走出土楼的大门,外面则是广阔天地,任鱼跃,任鸟飞,如此居住方式确也是“宜内宜外”。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在参观老屋时,发现每一层的墙面之上都绘有精美的壁画,花草虫鱼,立意高雅,特别有意思的是每一间的房门之上都绘有西式钟表的图案,这种中西合璧的装饰形式,说明二宜楼虽地处福建偏僻山区,但现代文明之风早已吹拂至此。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二宜楼内的精美壁画彩绘与楼外的厚墙坚壁,正是“宜文宜武”,相宜得彰。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参观中,得知土楼中不少老屋可以供游人住宿,虽无卫生设施,稍有不便,但在此小住一夜,感受一下土楼居民的生活也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于是,即刻向老板娘定下一间,得以独享神秘的土楼之夜。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清辉薄暮间,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土楼的夜晚悄然降临。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夜深人静时,土楼内,家家户户,一盏盏的灯光逐一熄灭,唯有场院四周的灯光尚未熄灭,灯光的映射之下,湿漉漉的块石地坪泛射着青幽幽的光,四下无声,静得仿佛连一根针掉在楼板上都能听到声响,如此空灵的土楼之夜,若是胆小之人,怕是当一夜无眠……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我则了无睡意,一个人趴在走廊的栏杆上,望着空荡荡的场院发呆,脑海中不断地设想着一幕幕别样的场景:满檐的大红灯笼笼高高挂起,同样的空旷却是别样的暖意……四下闪烁的烟花,震耳的爆竹声,上下翻腾的龙灯,这才是年的气氛……排满酒席的场院上,男女老少,近亲远客,齐聚一堂,推杯换盏,互相寒喧问候,这才是家园的味道……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多么美好的画面,可惜,可惜啊……
       不知何时睡下,睡梦中,被一阵阵沉闷的敲击声惊醒,睡眼惺忪间,发现外面已是天色大亮,那有节奏的声响来自外面的场院,推门而出,循声望去,原来是土楼内的一对夫妻,正在制作当地的特产“木捶酥”,土楼之夜已经过去,新的一天便在这捶击声中到来了……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来到楼外北山之上的观景台,这里可以从高处眺望华安大地土楼群的全貌:土楼群所在之地,依山傍水,云蒸雾罩,果然是个藏风聚气之地,而在青山绿水间,土楼群的代表之作----二宜楼的黄墙黑瓦份外醒目。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土楼外,柳树尚未发芽,但盛开的一树红花已然预示着大地土楼群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物物皆宜的二宜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